杨君好古天下无,自信独与常人殊。
勤身所营世或弃,反眼不顾我以趋。
彼其察物类有道,能取精妙遗其粗。
官卑俸薄不自给,买童教乐收图书。
客来呼童理弦索,满面狼籍施铅朱。
樽前一听啄木奏,能使四坐改观为欢娱。
有时陈书出众画,罗列卷轴长短俱。
破缣坏纸抹漆黑,笔墨仅辨丝毫馀。
补装断绽搜尺寸,分别品目穷锱铢。
以兹为玩不知老,自适其适诚吾徒。
岂无高门华屋贮妖丽,中挂瑶圃昆崙图。
青红采错乱人目,珠玉磊落荧其躯。
苟非绝艺与奇迹,杨君视之皆蔑如,杨君好古天下无。
杨君好古天下无,自信独与常人殊。
勤身所营世或弃,反眼不顾我以趋。
彼其察物类有道,能取精妙遗其粗。
官卑俸薄不自给,买童教乐收图书。
客来呼童理弦索,满面狼籍施铅朱。
樽前一听啄木奏,能使四坐改观为欢娱。
有时陈书出众画,罗列卷轴长短俱。
破缣坏纸抹漆黑,笔墨仅辨丝毫馀。
补装断绽搜尺寸,分别品目穷锱铢。
以兹为玩不知老,自适其适诚吾徒。
岂无高门华屋贮妖丽,中挂瑶圃昆崙图。
青红采错乱人目,珠玉磊落荧其躯。
苟非绝艺与奇迹,杨君视之皆蔑如,杨君好古天下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维对好友杨之美喜好古物,特别是对图书、字画的独特鉴赏品味的赞美。诗中描绘了杨君不同于常人的爱好,他虽官微禄薄,却倾力于收集图书,亲自教导童子整理和修复书籍,甚至在宴席间欣赏简陋的书籍修复成果,也能让在座的人感到欢愉。诗人强调杨君对于精美事物的独到眼光,即使是破损的书籍,他也能够从中发现价值,乐在其中,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比那些拥有华丽装饰的高门华屋,杨君更欣赏的是内在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痕迹。整首诗赞扬了杨君对古物的热爱和独特审美,以及他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
碧浪摇春渚。
浸虚檐、蒲萄滉漾,翠绡掀舞。
委曲经过台下路,载取落花东去。
问花亦、漂流良苦。
花不能言应有恨,恨十分、都被春风误。
同此恨,有飞絮。
人生聚散元无据。
尽凭阑、一尊相对,苹州春暮。
嫉色冲冲空怅望,泪尽世间儿女。
君不见、千金求赋。
飞燕婕妤今何在,看粘云、江影伤千古。
流不云,断魂处。
朱户绿窗深窈窕。
闪闪华旗红干小。
相逢斜柳绊轻舟,渚香不断苹花老。
西风吹梦草。
题诗未了还惊觉。
独伤心,凄凉故馆,月过西楼悄。
楼外斜河低浸斗。
夜已如何夜将晓。
心期欲寄赤鳞鱼,秋云不动秋江渺。
相思千里道。
多情直被无情恼。
玉台前,请君试看,华发添多少。
惨淡望京阙,慷慨梦天山。
引杯中夜看剑,壮气刷幽燕。
鼍鼓满天催曙,画角连云啸月,吹断戍瓶烟。
犀角赤兔马,虎帐绿熊毡。
仗汉节,伸大义,伐可汗。
青冥更下斧钺,赤子要君安。
铁骑千群观猎,宫样十眉环座,礕礰听鸣弦。
莫厌兜鍪冷,归去又貂蝉。
云表金茎珠璀璨。
当日投怀惊玉燕。
文章议论压西廱,风流姓字翔东观。
紫皇嗟见晚。
祥麟五色留金殿。
大江西,铜章墨绶,暂尔烦君绾。
十二金钗扶玉盏。
锦瑟摐摐随急管。
兽炉烟动彩云高,秋声拍碎红牙板。
趣君归翰苑。
莱衣焕烂潘舆稳。
任方瞳,从今看到,弱水波清浅。
日近觚棱,秋渐满、蓬莱双阙。
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
把酒送君天上去,琼玉琚玉佩軝鸿列。
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
天下事,吾能说;今老矣,空凝绝。
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
不洒世间儿女泪,难堪亲友中年别。
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