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发纷纷满道冠,高风吹我一襟寒。
看山想有云台集,得句应胜得好官。
绿发纷纷满道冠,高风吹我一襟寒。
看山想有云台集,得句应胜得好官。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名为《寄懒散子(其三)》。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色时的内心感受与思考。
首句“绿发纷纷满道冠”,以“绿发”象征青春与活力,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满头青丝的状态,同时“道冠”二字则暗示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与探索。这一句通过个人形象的描绘,引出了下文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
次句“高风吹我一襟寒”,运用自然景象来表达情感。高风,即强劲的风,不仅指自然界的风,也暗喻人生的挑战与压力。诗人被这强劲的风吹得感到一阵寒意,这里的“寒”既指身体上的寒冷,也隐喻心灵的触动与思考。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挑战时内心的复杂情绪。
后两句“看山想有云台集,得句应胜得好官”,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考。诗人想象自己在山间漫步,仿佛聚集于云台之上,享受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时光。在这里,“云台集”象征了一种理想化的、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而“得句”则是指创作诗歌,诗人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创作,比获得官职更有价值和意义。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艺术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艺术创造的精神风貌。
若论佛,祇是当人更无物。
若论顶,昼夜舒光照前境。
若论心,看时无相用时深。
若论经,解语能言不是声。
若论斋,所为所作尽和谐。
若论愿,犹如身在龙门院。
若论了,无虑无疑心皎皎。
心皎皎,增添福寿灾殃少。
论量功德广难思,须弥未大沧溟小。
世人不识我,求我以形容。
形容不相似,徒观纸上龙。
若要识得我,问取主人翁。
主人好家业,物物要安藏。
六兄誇艺术,三母足温良。
南厅善书算,北库多财粮。
住来但觉久,懒去问张王。
君若一识得,与汝同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