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里形骸梦里身,梦中身世莫追寻。
可怜一脉岩前水,流入人间古到今。
空里形骸梦里身,梦中身世莫追寻。
可怜一脉岩前水,流入人间古到今。
这首诗以超脱的视角,探讨了梦境与现实、个体与宇宙之间的关系。首句“空里形骸梦里身”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状态,仿佛在虚无的空间中,自己的肉体和灵魂都置身于梦境之中。这种设定为后续的哲思奠定了基调。
“梦中身世莫追寻”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暗示在梦境中探索自己的前世今生意义不大。这里运用了反问的手法,强调了对梦境本质的反思。诗人似乎在提醒读者,不应过于执着于个人经历的追寻,而应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自我与世界的关系。
最后一句“可怜一脉岩前水,流入人间古到今”将自然界的水流比喻为时间的流逝,指出这条水流自古至今不断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永恒和生命的循环。通过岩前水的流动,诗人表达了对宇宙自然规律的敬畏,以及对生命流转的感慨。这里的“可怜”,或许包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可能是对生命短暂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表达了对人生、宇宙和时间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哲学、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