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千山同是春,意中一壑转相亲。
来云片片深行色,去涧淙淙落世尘。
眼见千山同是春,意中一壑转相亲。
来云片片深行色,去涧淙淙落世尘。
此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的景象与内心感受,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理之思。
首句“眼见千山同是春”,诗人以广阔的视角,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千山皆披上绿意盎然的春装,仿佛大自然在这一刻共同迎来了生机勃勃的季节。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丽,也隐含了诗人对大自然和谐统一的赞美。
次句“意中一壑转相亲”,则转向了诗人内心的体验。在千山之中,诗人发现了一条山谷,它虽然只是众多山脉中的一小部分,却与他产生了深深的共鸣。这里,“一壑”代表了个体与整体之间的联系,诗人通过与自然的近距离接触,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独特魅力和内在的和谐,这种情感上的亲近超越了表面的视觉感受,深入到了心灵深处。
接下来的两句“来云片片深行色,去涧淙淙落世尘”,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云朵在山谷间缓缓移动,它们的影子似乎在讲述着某种故事,而流水从山涧奔腾而下,发出潺潺的声音,仿佛是在洗涤着世间的一切尘埃。这两句诗通过自然现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轮回以及心灵净化的思考。云彩的行色深邃,象征着时间的无尽和生命的奥秘;而去涧的淙淙声,则寓意着自然界的纯净与宁静,能够洗净人心中的烦恼和尘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关系的追求。诗中蕴含的哲理意味,使得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引发对人生、宇宙的深层次思考。
游行滞春雨,憩息依禅林。
寺门闭寥阒,崖石耸嵚崟。
幽禽飞复止,修竹何森森。
赏寂屏尘虑,观空起遐心。
分榻坐云影,巡廊步晚阴。
缅怀玉堂彦,曾此共登临。
惆怅抚遗迹,石径苍苔深。
山人爱舟屋亦舟,山中便作沧海游。
何须风帆冒险远,东西南北穷遐陬。
向来此是荆棘地,今日遂作江湖秋。
门前岚雾霭苍翠,浑疑江上烟波浮。
云旋日动屋移影,舟行岸转曲江头。
主人自是济川手,坐令涉险如安流。
复有佳客天下士,作记写出清绝幽。
王先生诗继二雅,五字万里争追求。
徐公翰墨妙当世,夜深光彩射斗牛。
世间尤物自足贵,安用航海珠玉谋。
谁当共此乐朝夕,窗外忘机两白鸥。
清江朱楼相对开,去年燕子双归来。
东风吹高社雨歇,一日倏忽飞千回。
翻身初向烟中没,掠地复穿花底出。
花飞烟散江冥冥,城郭参差满斜日。
无情游子去不还,短书寄汝秋风前。
绣帘不卷春色断,空梁泥堕琵琶弦。
飞樯冉冉潇湘浦,春尽天涯路修阻。
一夜相思柳色深,独上楼头泪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