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竹入村莫入城,爱莲赏花莫赏茎。
过时失地始则悔,来补秋事寻幽盟。
主人三两联臂出,岸侧已有扁舟横。
水禽夜静汝好睡,安用云际鸣相惊。
同居忧患那忍触,嗟我去岁未死兵。
今夜月明心上阔,顿觉冥涨生沧瀛。
濛濛百步回望里,君家烟树虚且清。
桄榔无花有高影,下覆楼火摇微赪。
雨余江气乍清肃,早晚岩桂飘金英。
沾衣霜露不足惜,但恐河汉垂垂倾。
坐怜鳌峰灯影底,张侯北涕哦诗情。
吾曹用意取疏散,文字驱迫如官程。
方山浸江转深黑,回棹谁掠菰蒲声。
看竹入村莫入城,爱莲赏花莫赏茎。
过时失地始则悔,来补秋事寻幽盟。
主人三两联臂出,岸侧已有扁舟横。
水禽夜静汝好睡,安用云际鸣相惊。
同居忧患那忍触,嗟我去岁未死兵。
今夜月明心上阔,顿觉冥涨生沧瀛。
濛濛百步回望里,君家烟树虚且清。
桄榔无花有高影,下覆楼火摇微赪。
雨余江气乍清肃,早晚岩桂飘金英。
沾衣霜露不足惜,但恐河汉垂垂倾。
坐怜鳌峰灯影底,张侯北涕哦诗情。
吾曹用意取疏散,文字驱迫如官程。
方山浸江转深黑,回棹谁掠菰蒲声。
此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七月十五夜晚泛舟螺江,赏月听水的情景。首句“看竹入村莫入城,爱莲赏花莫赏茎”以竹与莲为喻,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接着,“过时失地始则悔,来补秋事寻幽盟”则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珍惜。
“主人三两联臂出,岸侧已有扁舟横”描绘了主人热情款待,与友人一同泛舟江上的温馨场景。“水禽夜静汝好睡,安用云际鸣相惊”通过水禽的宁静与云间鸟儿的喧闹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同居忧患那忍触,嗟我去岁未死兵”表达了对过去岁月中共同经历的苦难的回忆与感慨。
“今夜月明心上阔,顿觉冥涨生沧瀛”展现了诗人面对明月时心境的开阔与对未来的憧憬。“濛濛百步回望里,君家烟树虚且清”描绘了远处景色的朦胧与清新,寄托了对远方友人家园的思念。“桄榔无花有高影,下覆楼火摇微赪”通过桄榔树的高大身影与楼火的映照,展现了自然与人造景观的和谐之美。
“雨余江气乍清肃,早晚岩桂飘金英”描绘了雨后江面的清新与岩桂花开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希望。“沾衣霜露不足惜,但恐河汉垂垂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坐怜鳌峰灯影底,张侯北涕哦诗情”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灯光下吟诗的场景,充满了诗意与情感的交流。“吾曹用意取疏散,文字驱迫如官程”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追求自由与闲适的生活态度。“方山浸江转深黑,回棹谁掠菰蒲声”则以方山的倒影与回舟时的菰蒲声,收束全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生活场景及情感交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态度的追求,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
天申上寿开明堂,群公祝圣多新章。
不论南山成带砺,要看东海生禾桑。
君恩中台燕百辟,金罍兕觥雕玉觞。
饭抄香粳云子白,酒泻法酿鹅儿黄。
宫衣拜赐近端午,轻叠香罗如雪霜。
功臣彯甲奉朝请,貂冠峨峨来异王。
中兴盛事须记述,乐府宜得张文昌。
感寓诸孙今列宿,诗鸣省户为时祥。
每逢朝家有庆瑞,辄以篇咏赓休光。
腐儒白首谬通籍,博士一经惭后苍。
敢陪诗人论风雅,祇与渔父歌沧浪。
升平颂声还大手,白傅才力兼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