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山苍苍入烟树,中有东曹旧分署。
郎官捧檄下层霄,疋马暂从沙上驻。
漕舟百万如屯云,材官武士纷成群。
榜歌调苦隔溪听,筹唱声高半夜闻。
向来书簿何胶扰,却道郎官爱文藻。
烛底寒更梦短长,笔端馀兴诗多少。
古来王事贵驰驰,壮夫岂必雕虫为。
休言玉郎冲星夜,不及琼林宴月时。
淮山苍苍入烟树,中有东曹旧分署。
郎官捧檄下层霄,疋马暂从沙上驻。
漕舟百万如屯云,材官武士纷成群。
榜歌调苦隔溪听,筹唱声高半夜闻。
向来书簿何胶扰,却道郎官爱文藻。
烛底寒更梦短长,笔端馀兴诗多少。
古来王事贵驰驰,壮夫岂必雕虫为。
休言玉郎冲星夜,不及琼林宴月时。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名为《送李惟正主事使淮》。诗中描绘了淮山的苍茫景色与烟雾缭绕的景象,以及主人公李惟正作为官员赴任淮地的情景。诗中通过“郎官捧檄下层霄”一句,生动展现了李惟正手持任命文书,从天际降落至淮地的场景,体现了其使命的神圣与紧迫。
接着,诗人以“疋马暂从沙上驻”描绘了李惟正暂时在沙地上停留的画面,暗示了旅途的短暂歇息。随后,诗人通过“漕舟百万如屯云”和“材官武士纷成群”两句,形象地展示了淮地繁忙的漕运景象和军民的集结状态,营造出一种紧张而有序的氛围。
“榜歌调苦隔溪听,筹唱声高半夜闻”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远处溪边的哀怨歌声,另一方面则突出了夜晚筹算之声的高昂,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淮地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也隐含了对李惟正即将面临的挑战与责任的思考。
“向来书簿何胶扰,却道郎官爱文藻”两句,表达了对过去繁琐文书工作的感慨,同时也赞扬了李惟正对文学艺术的热爱。这反映了诗人对李惟正个人品质的肯定,以及对其未来在淮地工作中的期待。
最后,“烛底寒更梦短长,笔端馀兴诗多少”两句,通过描绘夜晚烛光下的梦境与创作状态,进一步展现了李惟正作为文人的风采。同时,这也预示了他在淮地工作之余,仍能保持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与追求。
“古来王事贵驰驰,壮夫岂必雕虫为”两句,借古喻今,表达了对李惟正作为官员应尽职责的肯定,同时也强调了文学创作的价值,并非仅为个人消遣,而是可以丰富心灵、提升境界的重要途径。
“休言玉郎冲星夜,不及琼林宴月时”两句,以李惟正的行程与宴会情景进行对比,既是对李惟正勤勉工作的赞美,也是对其未来生活的一种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在公务之余享受生活的乐趣。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李惟正赴任淮地过程的描绘,展现了其作为官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其个人品质的赞赏与对未来工作的美好期许。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观、人物活动、情感表达等多种元素,形成了丰富而深邃的艺术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