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衣台岭旧林泉,命服兰芽夺目鲜。
一念不居常在定,十分无闷尽安禅。
霜含庭柏依稀老,月到经窗暗澹圆。
蠛枕沈迷难话别,半桥衰柳锁寒烟。
拂衣台岭旧林泉,命服兰芽夺目鲜。
一念不居常在定,十分无闷尽安禅。
霜含庭柏依稀老,月到经窗暗澹圆。
蠛枕沈迷难话别,半桥衰柳锁寒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钱易所作的《送僧归护国寺》。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僧人归去护国寺的场景,展现了山林寺庙的宁静与禅意。"拂衣台岭旧林泉"一句,描绘僧人离开时经过的古老山岭和清幽泉水,暗示着僧人的出尘之姿。"命服兰芽夺目鲜"则通过兰芽的鲜艳,象征僧人的高洁品格。
"一念不居常在定"表达了僧人内心的平静与禅定,"十分无闷尽安禅"进一步强调了僧人对禅修的执着和心境的安宁。"霜含庭柏依稀老"借庭前的老柏树,寓言岁月的流转和僧人的年长,"月到经窗暗澹圆"则营造出静谧的夜晚和修行的氛围。
最后两句"蠛枕沈迷难话别,半桥衰柳锁寒烟"描绘了僧人离去后,诗人独自面对的离别之感,以及护国寺外衰柳寒烟的凄迷景象,流露出淡淡的离愁。整首诗情感深沉,画面生动,富有禅意,体现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理解和敬仰。
几度停杯发浩歌,月华偏照别离多。
床头剩有樽酒绿,醉饮鲸飞沧海波。
世变如江河,不知何时止。
芸芸生其间,有如赴海水。
乾坤一大瓮,岁月等流矢。
公言信可感,流辈乃尔耳。
古来文章家,传者十数子。
磨灭十八九,谁复知姓氏。
要为不朽计,圣贤事在己。
勖哉立其心,食鱼何必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