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杜于皇归郢》
《送杜于皇归郢》全文
明 / 夏完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分手金陵道,相逢倍黯然。

莺啼杨柳岸,人在木兰船。

客路三千里,征衣十二年。

计程归夏口,明月两回圆。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夏完淳所作的《送杜于皇归郢》。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杜于皇在金陵道上的离别场景,以及对友人归途的深切关怀和思念。

首句“分手金陵道”,点明了离别的地点,金陵道上,两人依依惜别。接着“相逢倍黯然”一句,表达了离别时的沉重心情,即使再次相逢也难以掩饰内心的哀伤。

“莺啼杨柳岸,人在木兰船”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莺鸟在杨柳岸边鸣叫,而友人则乘着木兰船远去,一动一静之间,蕴含着深深的离愁别绪。

“客路三千里,征衣十二年”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友人旅途的遥远和艰辛。友人即将踏上三千里的旅程,而他身上的征衣,已经陪伴了十二年,暗示了友人长期在外漂泊的生活状态。

最后,“计程归夏口,明月两回圆”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途的关切和期待。友人将经过夏口,而明月两度圆满,意味着友人归家的日子不远了。这两句既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蕴含了对友人平安归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归途的深切关怀,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夏完淳

夏完淳
朝代:明   字:存古   号:小隐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   生辰:1631~1647

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民族英雄,明末(南明)诗人,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祖籍浙江会稽。为夏允彝之子,师从陈子龙。夏完淳自幼聪明,有神童之誉,“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随父抗清。其父殉难后,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六岁。以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有《狱中上母书》等。
猜你喜欢

大唐

仁义晋阳主,神功致太平。

子孙承事业,妇寺窃权衡。

府卫兵先坏,租庸调不行。

未几三百载,逆贼入宫城。

(0)

谢公像

失喜向来因折屐,含悲今日为闻筝。

人间悲喜何时了,携伎东山载酒行。

(0)

白鹭洲

江水悠悠绿染衣,淮山渺渺翠成围。

南朝鹭序归何处,唯见沧洲白鸟飞。

(0)

题宝月大师法喜堂

谁能怀抱信分明,扰扰相欺是世情。

只有陋儒夸势利,几曾高位□功名。

欲将志义期千载,只合溪山过一生。

君向此堂应笑我,病身南北正营营。

(0)

仁风厅

凛凛风生寄此堂,尘埃消尽兴何长。

朱丝鼓舞逢千载,白羽吹扬慰一方。

已散浮云沧海上,更飞霖雨泰山傍。

谁知万物心焦日,独对松筠四座凉。

(0)

和贡甫送元考元考不至

蓬山有行客,欲上北城舟。

学问本闳博,言谈非谬悠。

尝陈帝王略,得试紫云楼。

一时惊豪捷,况复富春秋。

朋游所欣附,争欲致绸缪。

承明动乡思,岁久道苦修。

忽怀淄川组,夙昔愿始酬。

出饯集俦侣,清欢期少留。

酒阑竟不至,眷眷久临流。

微我独有咎,此诗聊可求。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