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子漫焚裘,何事羊车恣浪游。
深苑虾蟆喧雨夜,蒙尘龙马渡江秋。
清谈未罢了胡语,醉客初醒对楚囚。
莫道偏安成霸业,中原无处觅神州。
太平天子漫焚裘,何事羊车恣浪游。
深苑虾蟆喧雨夜,蒙尘龙马渡江秋。
清谈未罢了胡语,醉客初醒对楚囚。
莫道偏安成霸业,中原无处觅神州。
这首诗描绘了晋宫中的一幕,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荒诞,以及其中蕴含的历史沉思。
首句“太平天子漫焚裘”,以“漫”字开篇,暗示了天子在太平盛世中的放纵,不拘小节,甚至于焚裘以示豪奢。然而,“何事羊车恣浪游”一句转折,提出疑问,为何天子会如此放纵,不顾礼仪,随意游荡?这种反差,揭示了权力背后的空虚与荒诞。
接着,“深苑虾蟆喧雨夜,蒙尘龙马渡江秋”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宫廷内的喧嚣与外界的宁静形成鲜明对照,虾蟆的叫声在雨夜中显得格外刺耳,而龙马渡江则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王朝的更迭。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场景,也暗含了对历史循环与王朝兴衰的感慨。
“清谈未罢了胡语,醉客初醒对楚囚”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宫廷内部的风气。清谈本是文人雅士的交流方式,但在宫廷中却变成了胡言乱语,醉酒后的宾客面对的是被囚禁的楚囚,这不仅是对当时政治局势的讽刺,也是对统治者昏庸无能的批判。
最后,“莫道偏安成霸业,中原无处觅神州”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偏安一隅、忽视国家大义的统治者的不满和对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渴望。诗人通过这句,呼吁不应满足于小范围的安宁,而应追求真正的霸业,即国家的统一与强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晋宫生活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期待,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
酒解消愁否?便千杯也浇不散,茧丝心绪。
绣阁春寒无人问,尽日片风丝雨,噤瘁得花心难吐。
十里石家新锦幛,让后庭玉树深深护。
莺有恨,燕无语。
萧郎隔断侯门路,梦随风化为蝴蝶,归飞旧处。
春去春来人事改,正叹园林非故。
忽唤醒城头画鼓,离恨转深何处写?
对影儿独向残灯诉。云鬓乱,起来暮。
会稽外史玄都客,手校玉文坐瑶席。
一别中岳三十年,谷愧林惭少颜色。
白水真人冰雪容,曾访卢鸿至宁极。
翩然而来动遐兴,飞适丹崖千丈壁。
相逢忽在玉山中,不计人间岁年易。
赤城霞外忆同游,石洞桃花几回碧。
桑田变海海扬尘,也知狡狯今非昔。
玉山八月秋正好,银潢西泻星虚直。
紫箫吹月酒如淮,露华洗天天影湿。
御风不作三山游,豢龙归应西池役。
傥过金马到玉堂,为我问讯众仙伯。
小隐山林,大隐廛市。奚论小大,惟适所止。
贞哉仲先,如金如玉。隐居行义,不志于谷。
武陵之南,娄水之阴。有宅一区,严邃靖深。
其中何有,有琴有瑟。亦有图史,积之秩秩。
井冽寒泉,林实嘉橘。芬敷沃若,清阴满室。
匪树之茂,乃德之殖。其心孔仁,其门多疾。
既隐于市,又隐于医。施不责报,维先哲是师。
我作歌诗,以咏以吟。愿坚素履,永播徽音。
胎仙翱翔兮蕊珠之宫,薄云汉兮溘埃风。
乘火精兮自养,抱贞素兮气内充。
朝扶摇兮丹丘,夕裴徊兮玄圃。
繄故国兮丘墟,冢累累兮下土。
蕊珠之宫兮胎仙翱翔,美婵媛兮玄衣缟裳。
迟夫君兮未来,揽青田兮璚芳。
长夜漫漫兮窅不见日,子哀鸣兮血化为碧。
蕙帐空兮猿惊,心旁皇兮反侧。
新亭兮桓桓郁郁,佳城兮松柏丸丸。
疏玉泉兮交流,树琅玕兮为樊。
山川绸缪兮道里阻脩,陆有虎豹兮江有潜虬。
胎仙翱翔兮归休,玄间窈冥兮不可以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