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咏·其六》
《杂咏·其六》全文
明 / 韩上桂   形式: 古风

中岁苦离别,托心常不移。

胡为双鸿鹄,誓志东南飞。

鸿飞岂不高,望者徒为劳。

将适芙蓉沼,复往幽兰皋。

霜雪久零落,背上无馀毛。

常恐罾缴密,哀怨徒嗷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只鸿鹄誓志东南飞的场景,表达了中年时期对离别的深深忧虑和对忠诚与坚持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芙蓉沼”、“幽兰皋”、“霜雪”、“罾缴”,营造出一种凄美而深沉的意境。

首句“中岁苦离别,托心常不移”点明了主题,中年的离别之苦让人心生忧愁,但内心却始终坚定不移。接着,“胡为双鸿鹄,誓志东南飞”以鸿鹄比作人,展现了它们对自由与爱情的执着追求,誓要一起飞向东南方向,象征着对理想与承诺的坚守。

“鸿飞岂不高,望者徒为劳”则通过鸿鹄飞翔的高度与旁观者的徒劳形成对比,强调了追求目标时的艰难与孤独。接下来的“将适芙蓉沼,复往幽兰皋”描绘了鸿鹄飞行的路线,从美丽的芙蓉沼到幽静的兰皋,象征着追求美好生活的不懈努力。

“霜雪久零落,背上无馀毛”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恶劣,比喻人生中的困难与挑战。最后,“常恐罾缴密,哀怨徒嗷嗷”表达了对危险的恐惧和内心的哀怨,即使在困境中也依然渴望自由与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鸿鹄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人在面对离别与困难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由、爱情和理想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韩上桂
朝代:明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猜你喜欢

庆清朝.赠别黄俞邰,用张玉田韵

柳暗莺帘,雨飞花幔,鹤头催渡桑乾。

墨庄万卷,杖藜何处寻欢。

早见荼蘼压架,画栏已不是春寒。

莫岑寂,看蜀江笺纸,绵竹题残。

忽漫相逢是别,软红尘京洛,古调谁弹。

灯船节近,箫鼓烟月吹还。

隔浦酒人都散,閒云一抹旧钟山。

更须记,曲桥流水,门掩松间。

(0)

摸鱼儿.莼

向南塘、风吹鱼浪,曲尘不染深碧。

西泠短艇红桥曲。隔浦斜阳渔笛。潭影织。

见罗袖、轻笼素腕全无力。倚舷欲摘。

似半折瑶簪,淡黄嫩紫,入手腻无迹。

疏蘋外,记得去年游剧。汀烟满目狼藉。

曾教越女分千缕,归路月华初白。灯照席。

费几许、春纤调送香羹出。而今慢忆。

叹枫冷江乡,秋风起后,未返倦游客。

(0)

江城梅花引

夕阳都在小楼西。更桥西。更湖西。

湖外青山,山色晚来低。

春又阑删人又去,愁独自,下帘拢,听马嘶。马嘶。

马嘶。路还迷。柳几堤。竹几篱。

鞭也,鞭也,鞭不到、红扇双扉。

况是行云,和雨做新泥。

且住拗花花未落,花落后,怕重游,旧径非。

(0)

笛家.送荇溪归里

骑马长逢,扫门争去,溪山何限,近来翻是茅檐少。

故人归也,那用探幽,绿莎翠竹,旧村都好。

我宅鸥边,君家荻里,夹水柴扃照。

半床书,几车曲,尽可鬓丝白了。吟啸。

倡酬倦矣,枉教文似,河海韩欧,不信诗穷,瘦寒郊岛。

从此、只合南华自写,随意樵柯渔钓。

万事尊前,浮云苍狗,一枕游仙杳。

但休种,武陵花,怕惹问津船到。

(0)

虞美人.调谡园纳姬,和竹垞

秋窗摒挡閒书画。并坐人无价。羊家裙子旧因缘。

何似风吹金缕研池边。朝衫乍脱来名纸。

新署门生字。且停歌管隔纱闻。

唤取瓯香小凤与朝云。

(0)

减字木兰花.重经白马渡

楚堤行遍。记得潇湘帘底见。棹倚枫根。

客梦杨花共一村。鸥边再宿。前路分明烟水渌。

门掩清溪。风起莲东月坠西。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