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渐无发,耳间新有毫。
形容逐日老,官秩随年高。
优饶又加俸,闲稳仍分曹。
饮食免藜藿,居处非蓬蒿。
何言家尚贫,银榼提绿醪。
勿谓身未贵,金章照紫袍。
诚合知止足,岂宜更贪饕。
默默心自问,于国有何劳。
头上渐无发,耳间新有毫。
形容逐日老,官秩随年高。
优饶又加俸,闲稳仍分曹。
饮食免藜藿,居处非蓬蒿。
何言家尚贫,银榼提绿醪。
勿谓身未贵,金章照紫袍。
诚合知止足,岂宜更贪饕。
默默心自问,于国有何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显露出荣耀与富裕的生活状态。开篇便以"头上渐无发,耳间新有毫"形象地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年华老去,同时也透露了官员地位的提升。"形容逐日老,官秩随年高"则更直接地指出了官员的外貌日益衰老与其职位的不断攀升。
接着,诗人写道"优饶又加俸,闲稳仍分曹",表明了官员不仅得到更多的俸禄(古代官员的薪金),而且生活也越发安逸和平静。"饮食免藜藿,居处非蓬蒿"则描绘了一种摆脱了贫困、享受着美酒佳肴和舒适住所的生活。
但诗人并不满足于此,他反问自己:"何言家尚贫,银榼提绿醪。勿谓身未贵,金章照紫袍。"这里,银榼与绿醪、金章与紫袍都是象征着富贵和高官的地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感到满足,不应再有过高的追求。
最后,诗人以自问的方式进行深刻的反思:"诚合知止足,岂宜更贪饕。默默心自问,于国有何劳。"这段话语流露出一种对现状的满足和对未来责任的思考,表明了诗人对于个人的物质追求有着明智的限制,同时也在思考自己对国家所能承担的职责。
整首诗通过官员个人生活状态的描写,展现了一种从年轻到老、从贫穷到富贵的过程,并且以此来反思个人的欲望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宾客风流追七子,宗支文物笑诸郎。
青藜吹烛书编乱,古锦作囊诗卷长。
禅钵芋羹聊得共,寿杯酥酒故催忙。
秪今霜雪休车马,谁对熏炉语夜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