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岳山高鸿雁稀,荆溪水深鱼蟹肥。
此身若问归何处,我已无家何处归。
衡岳山高鸿雁稀,荆溪水深鱼蟹肥。
此身若问归何处,我已无家何处归。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李东阳的《漫兴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人以衡岳山的高峻和荆溪水的深邃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衡岳山高鸿雁稀",寥寥数语勾勒出山势之高,而鸿雁稀少则寓示着人迹罕至的孤寂。接着,"荆溪水深鱼蟹肥",通过描绘溪水丰饶,暗示了这里的生态环境良好。
诗中蕴含的情感深沉,诗人自问"此身若问归何处",表达了对故乡或归宿的深深怀念与迷茫。然而,紧接着的"我已无家何处归"则揭示了更深层次的哀愁,诗人不仅失去了具体的家园,更是精神上的无所依托,流露出一种漂泊无依的孤独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借山水之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浩气西来白,横吹瘴海氛。
蜃楼藏怪雨,鸟阵堕寒云。
穷岛全家寄,哀笳彻夜闻。
何时宣庙略,麟阁奏奇勋。
东瀛真锁钥,七省恃藩屏。
鸡屿高横汉,狮球屹建瓴。
蕃夷争互市,草木染馀腥。
坐使神州地,狼烽满目青。
星轺才入境,蕃舶已追踪。
绁马濠环堑,飞书矢射墉。
军心泣猿鹤,海气舞鱼龙。
日盼援师集,沧溟隔万重。
峻阪悬军久,戈船料敌轻。
时危思大树,地险失长城。
骠骑忽开府,条侯空掩营。
近闻传箭急,风鹤尽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