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通身一穿金锁骨。
赵州参见老南泉,解道镇州出萝卜。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通身一穿金锁骨。
赵州参见老南泉,解道镇州出萝卜。
这首诗以禅宗的问答形式展开,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智慧。"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开篇即揭示了对传统概念的超越,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存在的本质。"通身一穿金锁骨",形象地描绘了在理解真理时,心灵与宇宙万物的紧密联系,如同金锁骨般不可分割。
接下来的"赵州参见老南泉,解道镇州出萝卜",引用了禅宗公案,赵州和尚向老南泉请教,以“镇州出萝卜”来表达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寓意深刻,既是对前文思想的呼应,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忽视了事物的本质,而被表面现象所迷惑。通过这个故事,诗人鼓励人们去探索和理解事物的真正意义,超越表象,直达内心深处的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邃的思想,展现了禅宗追求本真、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引导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真理,体现了宋朝文学中对哲学思考的重视。
转转无成到白头,人间举眼尽堪愁。
此生已是蹉跎去,每事应从卤莽休。
虽作闲官少拘束,难逢胜景可淹留。
君归与访移家处,若个峰头最较幽。
羡君东去见残梅,惟有王孙独未回。
吴苑夕阳明古堞,越宫春草上高台。
波生野水雁初下,风满驿楼潮欲来。
试问渔舟看雪浪,几多江燕荇花开。
请君膝上琴,弹我白头吟。
忆昔君前娇笑语,两情宛转如萦素。
宫中为我起高楼,更开华池种芳树。
春天百草秋始衰,弃我不待白头时。
罗襦玉珥色未暗,今朝已道不相宜。
扬州青铜作明镜,暗中持照不见影。
人心回互自无穷,眼前好恶那能定。
君恩已去若再返,菖蒲花生月长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