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嗟放逐同巴峡,且喜归还会洛阳。
时命到来须作用,功名未立莫思量。
银衔叱拨欺风雪,金屑琵琶费酒浆。
更待城东桃李发,共君沈醉两三场。
曾嗟放逐同巴峡,且喜归还会洛阳。
时命到来须作用,功名未立莫思量。
银衔叱拨欺风雪,金屑琵琶费酒浆。
更待城东桃李发,共君沈醉两三场。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代创作的,名为《赠杨使君》。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离别重逢之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向往的诗句。
"曾嗟放逐同巴峡,且喜归还会洛阳。"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经历了自由自在的时光,也就是“嗟放逐”,可能是在长江三峡地区的轻松生活。后来他们分别,但现在又有机会回到繁华的都市洛阳,表达了一种喜悦之情。
"时命到来须作用,功名未立莫思量。"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规划。在适当的时候,应该积极地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不必过分忧虑没有建立起来的功业或名声。
"银衔叱拨欺风雪,金屑琵琶费酒浆。" 这两句通过对豪华宴席上的景象进行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享受。“银衔”指的是马头上的饰物,“叱拨欺风雪”则形容马匹在寒冷的天气中奔跑的英姿;“金屑琵琶”可能是宴席上乐器发出的声音,而“费酒浆”则表达了宴席上的豪奢和热闹。
"更待城东桃李发,共君沈醉两三场。"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希望在春天到来、城东的桃李花开之时,与朋友共同享受几次欢聚的美好时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友情、生活享受以及个人功业的渴望。
云涛际天江北路,郡古人稀春欲暮。
平生想像睡足庵,颇见王杜安身处。
十年兵火庵已坏,草莽连岗穴狐兔。
使君初来席未暖,重就新斋立窗户。
疏疏脩竹带泉石,历历幽光点烟雾。
竹楼月波不寂寞,雪堂东坡复共住。
昔者同遭盗贼扰,今者定蒙神物护。
使君忘言坐搔首,抖擞衣襟脱巾履。
下帘高枕百吏散,一任江头风断渡。
会思王杜与新诗,梦里相逢得奇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