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近苏门有白云,闭关却埽道逾尊。
相逢不语忽长啸,今日岂无人姓孙。
住近苏门有白云,闭关却埽道逾尊。
相逢不语忽长啸,今日岂无人姓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和胡戢七首(其四)》。诗中,诗人描绘了自己居住在苏门附近,环境清幽,白云环绕,他选择闭门自守,清扫道路,显得心境高洁。在与人相遇时,他们并未交谈,而是突然发出长啸,这种无声的交流似乎暗示着他们共享的精神世界。最后一句“今日岂无人姓孙”,巧妙地借用了“孙登啸”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隐逸生活的态度,同时也暗含着对友人胡戢的会心一笑或自我调侃。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禅意。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远游长儿子,几地别林庐。
杂蕊红相对,他时锦不如。
具舟将出峡,巡圃念携锄。
正月喧莺末,兹辰放鹢初。
雪篱梅可折,风榭柳微舒。
托赠卿家有,因歌野兴疏。
残生逗江汉,何处狎樵渔。
袖中多丽句,未遣世人闻。
醉夜眠江月,闲时逐海云。
荻花寒漫漫,鸥鸟暮群群。
若到长沙苑,渔家更待君。
饮马伊水中,白云鸣皋上。
氛氲山绝顶,行子时一望。
照日龙虎姿,攒空冰雪状。
嵡嵷殊未已,崚嶒忽相向。
皎皎横绿林,霏霏澹青嶂。
远映村更失,孤高鹤来傍。
胜气欣有逢,仙游且难访。
故人吏京剧,每事多闲放。
室画峨眉峰,心格洞庭浪。
惜哉清兴里,不见予所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