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草荒芦秋色凄,长河光浸暮云低。
凉波喷雪风声急,古木含烟日影迷。
隔浦人家空寂寂,绕塍禾黍尚萋萋。
一鞭遥指残阳路,不计归程信马蹄。
白草荒芦秋色凄,长河光浸暮云低。
凉波喷雪风声急,古木含烟日影迷。
隔浦人家空寂寂,绕塍禾黍尚萋萋。
一鞭遥指残阳路,不计归程信马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茫而静谧的秋日黄昏图景。诗人以浑河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宁静之美。
首句“白草荒芦秋色凄”,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白草与荒芦在秋色中显得格外凄凉,暗示了季节的更替与时光的流逝。接着,“长河光浸暮云低”一句,将视线引向远方,长河的光辉仿佛浸透了低垂的暮云,展现出一种深邃而又神秘的美。
“凉波喷雪风声急,古木含烟日影迷”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水波与风声交织的动态画面,以及古木在烟雾中投射的日影,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生机的意境。这里的“凉波喷雪”形象地描绘了水面反射出的光芒,如同雪花般闪烁,而“风声急”则反衬出这种光芒的短暂与珍贵。
“隔浦人家空寂寂,绕塍禾黍尚萋萋”两句,将视角转向岸边,描绘了人烟稀少的村落与茂盛的庄稼田地,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
最后,“一鞭遥指残阳路,不计归程信马蹄”两句,以诗人的行动结束全诗。他遥指夕阳的方向,任由马儿自由驰骋,不计归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感受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
宝阶斜转春宵永,云屏敞、雾卷东风新霁。
光动万星寒,曳冷云垂地。
暗省连昌游冶事,照炫转、荧煌珠翠。难比。
是鲛人织就,冰绡渍泪。
独记梦入瑶台,正玲珑透月,琼钩十二。
金缕逗浓香,接翠蓬云气。
缟夜梨花生暖白,浸潋滟、一池春水。沈醉。
归时人在,明河影里。
陈子无能久弃废,骑牛入山学遁世。
刘子有道忧天下,欲取相印乘驷马。
二子相逢湖水头,进退两忘俱未酬。
长歌对市人,闻者应揶揄。
君不见蔡泽不相终跃马,宁戚未遇先饭牛。
腰悬六黄印,廪食万户侯。
人生顾何常,古来海水生柔桑。
少华一峰已为谷,白日西出明朝阳。
男儿盖棺事乃了,目睫荣悴空悲凉。
水之曲,山之傍。岁穷且饮酒,富贵无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