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白帝城》
《上白帝城》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城峻随天壁,楼高更女墙。

江流思夏后,风至忆襄王。

老去闻悲角,人扶报夕阳。

公孙初恃险,跃马意何长。

(0)
注释
城峻:城墙高峻。
天壁:天边的墙壁,形容城墙之高。
楼高:楼阁高耸。
女墙:古代城墙上为防止外敌攀爬的小墙。
江流:江水流动。
夏后:夏朝的君主,这里指大禹。
风至:清风拂过。
襄王:楚襄王,古代楚国君主。
老去:年老。
悲角:悲伤的号角。
夕阳:傍晚的太阳。
公孙:姓氏。
恃险:倚仗险要地势。
跃马:策马跳跃。
意何长:心中有何长远打算。
翻译
城墙高耸直插云天,楼阁巍峨有女儿墙。
江水流淌唤起夏禹的记忆,清风吹过让人想起楚襄王。
年迈之时听到悲伤的号角,夕阳下有人搀扶我前行。
公孙氏起初凭借险要地势,骑马跃动心中有何图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城景象和深远的历史回忆。开篇“城峻随天壁,楼高更女墙”两句,勾勒出一座依山而建、壮丽威严的城市轮廓,其中“女墙”指的是古代用以防御外敌的小型城垣,常见于军事要塞。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白帝城的地理特征,更传达了一种坚固与安全的感觉。

接下来的“江流思夏后,风至忆襄王”两句,则是诗人在这座古城中所引发的情感联想。夏后为中国上古时期的王朝,而襄王则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王者,这里通过对过去历史人物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怀念之情。

“老去闻悲角,人扶报夕阳”两句,则转向了诗人的个人感受。年事已高,听到古代军用的号角声,也只是一种悲凉的感觉。同时,人们互相搀扶着,报告着日落时分,这不仅是对生活困顿的一种描绘,更象征着生命走向暮年和时间流逝的无情。

最后,“公孙初恃险,跃马意何长”两句,通过历史人物公孙的故事,表现了诗人对于勇气与壮志的赞美。公孙大约指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公孙杲,而“恃险”则是指依仗险要之地自保,“跃马意何长”则是在表达公孙或其他英雄人物那种勇往直前、壮志未酬的精神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诗人个人的生活感悟和对英雄气概的崇尚。通过对白帝城的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怀与历史时空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与自然融合的画面。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和用韫七夕二首·其五

斗转天街夜渐深,从他男女自穿针。

拙人懒乞人间巧,且向良宵醉二参。

(0)

夏日岳麓山房即事

夜合花开一院香,乌皮几畔小胡床。

萝烟扑牖晴犹湿,竹色含秋午亦凉。

避客总荒蒋诩径,为园半学陆浑庄。

只今负郭全堪隐,况复青山对草堂。

(0)

三月廿八日饮侯六山庄四首·其一

问讯东山馆,名花几树开。

不愁春色去,自有故人来。

淑影明衣袖,香风近酒杯。

未须尊俎具,且共倚亭台。

(0)

山庄即事

逃名天地阔,斗室寄山椒。

地僻常无客,林深亦有樵。

饭牛春待雨,放鹤夜闻箫。

不是淮南隐,淹留未可招。

(0)

答顾叔时吏部二首·其二

藉甚雄才北斗悬,缄书何意茂陵传。

屠龙技绝三朝后,射虎心雄百代前。

会见名山藏彩笔,聊从流水和朱弦。

延陵一棹堪相傍,信宿扬亭话太玄。

(0)

闵山人逸之工琴奕丹青而卖药长安市秋日过访即席赋赠

短褐翩翩向暮过,居然名胜对藤萝。

燕京旧识悬壶技,易水重闻击筑歌。

杏苑春光频烂漫,橘林秋事近如何。

西风渐起枚生色,同步长安太液波。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