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膝自安山水客,白云数点供朝夕。
有人问我近如何,赤足科头扫苔石。
容膝自安山水客,白云数点供朝夕。
有人问我近如何,赤足科头扫苔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水间的客人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淡泊与自然之美。
首句“容膝自安山水客”,诗人以“容膝”形容这位山水之客的生活环境,虽简陋却足以自适,体现了他与世无争、寄情山水的超然态度。接着,“自安”二字,更是凸显了这位客人的内心平和与自我满足感。
次句“白云数点供朝夕”,以“白云数点”象征着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无论晨昏,都有白云相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意境。这种景象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后两句“有人问我近如何,赤足科头扫苔石”,通过一个假设性的问答,展现了诗人的日常生活情景。面对询问,他以轻松的姿态回答,赤足、科头(不戴帽子)的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他的自在与随性。扫苔石的动作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以及生活的简朴与纯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山水之客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与自然和谐的生活哲学。诗中流露出的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态度,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启示。
幽蹊入桃李,危栈蟠林麓。
行行忽虚敞,高斋出山腹。
园圃近指掌,郊郭纷盈目。
春老酴醾香,夏浅筼筜绿。
条横喜罥衣,笋迸乍穿屋。
秋江澄可卷,冬岭翠如扑。
烟间渔艇小,塞外村居独。
烧转望畬田,响答聆伐木。
惊麇挺走险,鸣禽嘤出谷。
物华时变更,兴趣日相续。
谁知使者尊,常著野人服。
肯以驷马荣,区区诧乡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