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御宴送李宣徽知真定府口号》
《御宴送李宣徽知真定府口号》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匈奴旧畏李将军,今日重来几代孙。

旗尾飘扬山烧裂,马啼腾踏塞尘昏。

降王稽颡朝南阙,天子垂衣御北门。

幕府事闲刁斗静,碧潭佳景日开樽。

(0)
翻译
昔日匈奴畏惧李将军,如今再来已是子孙几代。
军旗飘扬如山火燃烧,战马嘶鸣踏过满目尘埃。
投降的国王向南朝廷拜服,皇帝在北门轻松治理国家。
军营之中事务宁静,刁斗不再喧嚣,每日在碧绿潭边畅饮赏景。
注释
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
畏:畏惧。
李将军:指历史上著名的李广将军。
重来:再次来临。
几代孙:指时间跨度很大。
旗尾:军旗的尾部。
山烧裂:形容旗帜随风飘扬的样子像山火般猛烈。
塞尘:边塞的尘土。
稽颡:叩头至地,表示极度的敬畏。
南阙:皇宫南面的宫门。
天子:皇帝。
垂衣:古代帝王不亲理政务,象征性地披着衣服处理国事。
幕府:古代官员办公的地方。
刁斗:古代军中用来报时的器具。
静:安静。
碧潭:清澈的水潭。
开樽:打开酒樽,饮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帝赐宴的盛大场面,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李宣徽作为后裔的威严与荣耀,以及国家的强盛。开篇“匈奴旧畏李将军,今日重来几代孙”两句,以历史的回顾为背景,突显李家英勇传承,匈奴曾经惧怕李将军,而今李宣徽已是数代之后的子孙,可见其家族的影响力和权威未减。紧接着,“旗尾飘扬山烧裂,马啼腾踏塞尘昏”四字,则以激烈的动作描写战场上的盛况,展示了军队的强大和李宣徽的勇猛。

“降王稽颡朝南阙,天子垂衣御北门”两句,通过对皇帝与降王之间仪式的细节描述,显示出中央政权的威严和统治的正当,同时也凸显了李宣徽在这场合作为代表皇室赐宴给予的重任。最后,“幕府事闲刁斗静,碧潭佳景日开樽”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平静而美好的氛围,反映出军营生活的另一面,以及诗人对和平时光的向往。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既展示了李宣徽个人的英勇与家族荣耀,也表现出了国家的强大与皇权的威仪,是一首集历史感、现实感以及美好愿景于一体的佳作。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州宅十二咏.四贤堂

谁品鄱阳守,四人贤不知。

如何尧舜世,能使野无遗。

(0)

何子应以蜀中文房四宝分赠洪景卢王嘉叟某与焉因成一绝

江左风流属宪台,笔端妙语出琼瑰。

滥居益友三人列,误辱文房四宝来。

(0)

洪帅陈阜卿寄笋

均是蓬山逸远官,梦中犹问竹平安。

箨龙寄我知君意,要使刚肠饱岁寒。

(0)

次韵宝印叔观海三绝·其二

榴屿何年改玉环,望中犹是旧青山。

遗民不记当时事,惟有潮声日往还。

(0)

先人旧题东山墓亭三绝·其三

新筑茅庐涧壑围,山光水色共依依。

野人不为闲中趣,谁会朝来与暮归。

(0)

泰之用欧苏颍中故事再作五绝勉强继韵·其四

煮海神功不计场,逼真冷焰夺春芳。

东君深恐成堆积,急遣雷公唤阿香。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