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自远来,小雨初濡地。
虽当未夏半,已有清秋意。
新蝉乍孤吟,病叶或先坠。
顿觉愈沉疴,暂喜濯炎炽。
彩笔动高兴,瑶徽发幽思。
贱子独何为,宵凉甘熟寐。
好风自远来,小雨初濡地。
虽当未夏半,已有清秋意。
新蝉乍孤吟,病叶或先坠。
顿觉愈沉疴,暂喜濯炎炽。
彩笔动高兴,瑶徽发幽思。
贱子独何为,宵凉甘熟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初秋的景象,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开篇“好风自远来,小雨初濡地”写出了初秋时节的天气特点,微风习习,细雨润物,有着生机勃勃之感,也为诗人带来了凉爽的感觉。
接下来的“虽当未夏半,已有清秋意”则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锐感受和内心的情感体验。尽管夏日还未过去,但已经能预感到初秋的气息,这种感觉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观察,也反映出诗人的情绪。
“新蝉乍孤吟,病叶或先坠”这一句则从声音和形象两方面描绘了初秋景色。新蝉开始发出鸣叫声,而一些病弱的树叶已经开始落下,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长与衰老的观察,也暗示着时间流逝、生命轮回。
“顿觉愈沉疴,暂喜濯炎炽”写出了诗人在这种秋意中感受到了凉爽,从而使得夏日留下的闷热之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这里的“沉疴”指的是夏季的酷热和湿气,而“濯炎炽”则是对初秋凉风的享受。
“彩笔动高兴,瑶徽发幽思”表明诗人在这种环境中受到启发,心情激动而提起了笔墨,开始创作。这里的“彩笔”指的是绘画或书法,而“瑶徽”则是古代乐器之一,常用来比喻文学创作。
最后,“贱子独何为,宵凉甘熟寐”则是一种自我反思和安然入睡的情景。诗人在初秋的凉爽夜晚,感到了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似乎在对自己的平凡身份进行一种肯定。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环境紧密结合,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初秋美景的赞赏,也流露出一丝自我安慰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