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后峨冠久未还,江南行府使旗鲜。
陈陈洪庾催输粟,往往吴山即铸钱。
暝月早霞千里国,废楼残社六朝天。
时清宪笔无弹劾,供助骚人藻思妍。
柱后峨冠久未还,江南行府使旗鲜。
陈陈洪庾催输粟,往往吴山即铸钱。
暝月早霞千里国,废楼残社六朝天。
时清宪笔无弹劾,供助骚人藻思妍。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御史即将前往江南地区去执行官府的任务的情景。开篇"柱后峨冠久未还,江南行府使旗鲜"两句,通过对御史帽饰和官府旗帜的描写,展现了即将启程的紧迫感和仪式的庄严气氛。
接着"陈陈洪庾催输粟,往往吴山即铸钱"两句,则展示了御史在执行赋税收缴及铸币制造等政务上的紧急与繁忙。这里通过对地名(如洪庾、吴山)的点绘,以及政务活动的具体描述,渲染出官吏们在江南地区执行任务时的忙碌场景。
"暝月早霞千里国,废楼残社六朝天"两句,则转向对整个国家和历史的描摹。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如暮色渐起的月亮与旭日)的描绘,以及对古老建筑遗迹(废楼、残社)和悠久历史(六朝)的提及,表达了对广阔国土和深远历史的感慨。
最后"时清宪笔无弹劾,供助骚人藻思妍"两句,则关注于御史作为监察官员的公正与文雅。诗人强调御史在清明之世不需过多弹劾,而是用文采来辅佐国家,帮助那些有才华但不得志的人发挥所长,这一描述增添了一份温婉和希望。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人物活动、自然景观、历史遗迹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官员职责与文学修养的赞美,展现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江南图景,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清正廉洁政治环境的向往和期待。
山色殊春秋,江声无昼夜。
佳哉皖公城,山水莽雄跨。
障拥淮淝高,势与荆襄亚。
崇台得壮观,迎睫足吁讶。
沿堤十万户,蜃气相激射。
飞浪过檐头,矗涛闻枕罅。
回首皖公色,泼翠满楹榭。
炊烟自成云,不与江流泻。
龙为彻夜吟,鹤或横江化。
水寒沙净间,茫茫感代谢。
得婿怀伯符,升城缅兴霸。
人雄及地胜,凭陵不相下。
惊飙卷旌旗,寒云收叱咤。
徒令怀古心,淹此趋途驾。
丈人昔日真好奇,步行荷戟随征西。
只身斫垒沙滚滚,随手杀贼风凄凄。
功成乞身不受赏,万里携得平戎诗。
功名世上岂公意,意气平生真我师。
兰陵城边醉君酒,落魄閒踪无不有。
半酣跨出五花骢,顾盼依然射生手。
有时对客脱衣舞,肘后创瘢长尺许。
笑携铁笛作龙吟,闷拨檀槽学羌语。
感恩怀旧更欷歔,老去雄心变凄苦。
昨夜西风断玉关,伤心广利未生还。
将军残客田畴在,恸哭秋原落照间。
请缨昔诧从军乐,仗剑今歌行路难。
天青落落华不注,飘若浮云且东去。
石田茆屋待公归,七十二君封禅处。
别去音书阻大河,梦中常见涕洟多。
南城耻逐博徒饮,深夜还遭醉尉呵。
我亦年时苦萧瑟,刺有空囊未投笔。
忧来更上仲宣楼,一剑期将知己酬。
径欲短衣骑马至,风毛雨血北阃头。
《寄王东田丈》【清·黄景仁】丈人昔日真好奇,步行荷戟随征西。只身斫垒沙滚滚,随手杀贼风凄凄。功成乞身不受赏,万里携得平戎诗。功名世上岂公意,意气平生真我师。兰陵城边醉君酒,落魄閒踪无不有。半酣跨出五花骢,顾盼依然射生手。有时对客脱衣舞,肘后创瘢长尺许。笑携铁笛作龙吟,闷拨檀槽学羌语。感恩怀旧更欷歔,老去雄心变凄苦。昨夜西风断玉关,伤心广利未生还。将军残客田畴在,恸哭秋原落照间。请缨昔诧从军乐,仗剑今歌行路难。天青落落华不注,飘若浮云且东去。石田茆屋待公归,七十二君封禅处。别去音书阻大河,梦中常见涕洟多。南城耻逐博徒饮,深夜还遭醉尉呵。我亦年时苦萧瑟,刺有空囊未投笔。忧来更上仲宣楼,一剑期将知己酬。径欲短衣骑马至,风毛雨血北阃头。
https://shici.929r.com/shici/5W3Nvq8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