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大观亭》
《登大观亭》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山色殊春秋,江声无昼夜。

佳哉皖公城,山水莽雄跨。

障拥淮淝高,势与荆襄亚。

崇台得壮观,迎睫足吁讶。

沿堤十万户,蜃气相激射。

飞浪过檐头,矗涛闻枕罅。

回首皖公色,泼翠满楹榭。

炊烟自成云,不与江流泻。

龙为彻夜吟,鹤或横江化。

水寒沙净间,茫茫感代谢。

得婿怀伯符,升城缅兴霸。

人雄及地胜,凭陵不相下。

惊飙卷旌旗,寒云收叱咤。

徒令怀古心,淹此趋途驾。

(0)
鉴赏

这首诗《登大观亭》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大观亭的壮丽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历史感慨。诗中以“山色殊春秋,江声无昼夜”开篇,巧妙地将四季变换与日夜更替融入自然景象之中,展现出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永恒。

接着,“佳哉皖公城,山水莽雄跨”赞美了皖公城及其周围的山水之美,气势磅礴。诗人进一步描述了淮淝与荆襄之间的地理形势,以及大观亭的壮观景象,通过“崇台得壮观,迎睫足吁讶”表达了对亭子所在之地的赞叹之情。

“沿堤十万户,蜃气相激射”描绘了江边的繁华景象,而“飞浪过檐头,矗涛闻枕罅”则展现了江水的汹涌澎湃。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波澜壮阔的江面之上。

“回首皖公色,泼翠满楹榭”则转向对亭内环境的描写,绿意盎然的景色映入眼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炊烟自成云,不与江流泻”,既是对亭内景象的细腻刻画,也暗含着对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向往。

接下来,“龙为彻夜吟,鹤或横江化”运用神话元素,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同时也寓意深远,象征着历史的长河与生命的轮回。最后,“水寒沙净间,茫茫感代谢”则在自然景观中融入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引人深思。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大观亭周边的壮丽景色,还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敬仰,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黄景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完美融合,使得这首诗成为了清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生查子

夜色明河静,好风来千里。

水殿谪仙人,皓齿清歌起。

前声金斝中,后声银河底。

一夜岭头云,绕遍楼前水。

(0)

秋霁.继古韵述怀

肥遁人家,对东南万里、鲸海横碧。

兰苑芝田,暖香风送,不灭凤城春色。寿松径里。

绿茵嫩□纹如织。又还是。鹤诏乍回,犹听九霄唳。

天教赋我、此段嘉期,寸心澄寂、百虑蠲息。

向闲中、呼童煮茗,玉瓯轻泛浪花白,神爽气和何有隔。

况真常道,时时默运玄功,湛然无为,澹然自得。

(0)

青玉案

群魔散尽真何乱。万事无萦绊。一点光同青玉案。

纤尘不挂,永无障碍,得见虚空面。

劝君早把尘情拚。下手速修转头晚。

前有风波深不浅。

神舟稳驾,云朋相伴,笑指芦花岸。

(0)

巫山一段云.寄天长道众

山后春将暮,龙阳景渐佳。东园芭榄正开花。

随分有生涯。道友坚心长久。相见时时稽首。

自然恬淡日和平。物外有余清。

(0)

月上海棠.示众

先师归去功无量。日赴千坛显圣象。

化身千百,暗中度人来往。休轻谤。

恐灾祸临头怎向。一时开化通无上。

广集门生普供养。但持斋戒,志心各怀归仰。

虚空里,管有神明赐赏。

(0)

无俗念

参差万有,尽鸿蒙、一气生成无极。

扰扰群情皆有我,寂寂真空非得。

有内寻无,无中觅有,谁是知消息。

高真方便,唱出玄妙端的。

此个隐奥门风,须凭智慧,清静开胸臆。

了见元初真面目,岂羡浮华颜色。

身寄人间,名收仙籍,不许纤尘惑。

神思不动,自来天地难测。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