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
结束趋平乐,联翩抵狭斜。
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
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
结束趋平乐,联翩抵狭斜。
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
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城内外的繁华景象与古典园林之美。开篇“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两句,勾勒出长安城中九条大道交织,豪门贵族聚居的壮观场面,其中“戚里五侯家”暗示了当时权势集团的强盛。接下来的“结束趋平乐,联翩抵狭斜”两句,则通过对长安繁华街道与建筑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朝气蓬勃、文明进步的社会风貌。
诗人随后笔触转向“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的景象,此处“高楼”可能是指某座宏伟建筑,从高处眺望,水面与远方景色交融,形成一副美丽的画卷。而“复道出繁花”则描绘了长安城中园林之盛,曲折的小路间或有花开,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最后两句“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是诗人对历史人物杜甫(字相如)的宅邸所表现出的怀旧情怀。杜甫曾在长安居住,诗人通过描述其宅院的荒废与时光流逝,表达了对过往时代的无限缅绵之情。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长安城的繁华景色,更蕴含着诗人对于历史变迁、文明盛衰的深刻感慨。
外直中通异众芳,嗅来叶气胜花香。
一杯先吸鉴湖月,满口潜消玉井霜。
尤胜朱樱煎作蜜,何须紫蔗压为浆。
细看象鼻弯弯曲,刺手犹嫌绿柄长。
有客相传避暑方,采莲不用采花房。
绿盘擎重盛珠露,碧管虚中溜玉浆。
象鼻捲风随手曲,麝脐入水透肌香。
醒来忽忆涪翁句,摘实分甘共母尝。
樽罍自古宴嘉宾,末世风流意转新。
筒叶捲来由郑氏,杯荷制出始唐人。
一时花草空传玩,他日宾僚但饮醇。
外直中通比君子,输他光霁满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