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叶盛酒以簪刺叶令与柄通屈茎轮囷如象鼻焉传吸之名碧筒杯故坡诗云碧碗犹作象鼻弯白酒时带莲心苦丙寅五月宜兴州赏诚以此为题为赋十一首·其十》
《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叶盛酒以簪刺叶令与柄通屈茎轮囷如象鼻焉传吸之名碧筒杯故坡诗云碧碗犹作象鼻弯白酒时带莲心苦丙寅五月宜兴州赏诚以此为题为赋十一首·其十》全文
宋 / 陆文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樽罍自古宴嘉宾,末世风流意转新。

筒叶捲来由郑氏,杯荷制出始唐人。

一时花草空传玩,他日宾僚但饮醇。

外直中通比君子,输他光霁满怀春。

(0)
注释
樽罍:古代的酒器。
末世:时代晚期。
风流:风尚、潮流。
意转新:意义或风气有所改变。
筒叶:竹筒。
郑氏:指某个人物或某个时期。
杯荷:酒杯的一种。
唐人:唐朝人。
花草:用来装饰的花草。
空传玩:徒然供人观赏。
宾僚:宾客和僚属。
醇:醇厚的美酒。
外直中通:外表直率,内心通达。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光霁:雨过天晴,比喻心情开朗。
满怀春:充满春天般的温暖。
翻译
自古以来,酒杯就用来宴请尊贵的宾客,到了末世,饮酒的风尚和意义却有了新的转变。
竹筒装酒源自郑氏,而杯荷这种饮酒器具则是唐朝开始出现的创新。
当时的花草只是用来观赏,未来的聚会中,宾客们只专注于品味醇厚的美酒。
酒杯外表直率内心通透,就像君子一样,它的光芒如同春天般明媚,让人感到温暖。
鉴赏

这首宋末元初的诗描绘了古代宴会中的一种独特饮酒器皿——碧筒杯。诗人陆文圭通过洛中郑悫的故事,赞美了这种源自唐朝的创新杯形,筒叶卷曲如象鼻,饮酒时需插入叶柄,通过茎部吸饮,形象生动。诗人将此器物与君子的品性相联,比喻其外表直率而内心通达,犹如春天般明亮开朗。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古人宴饮的风雅,也寓含了对郑悫巧思和主人宴客艺术的赞赏。

作者介绍

陆文圭
朝代:宋   字:子方   号:墙东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生辰:1252~1336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猜你喜欢

酬崔表仁

昨日朱门一见君,忽惊野鹤在鸡群。

不应长啄潢污水,早晚归飞碧落云。

(0)

送客往涔阳

春与春愁逐日长,远人天畔远思乡。

蘋生水绿不归去,孤负东溪七里庄。

(0)

小有王君别西域总真

从事明真入洞台,便祛秋骨致仙材。

绛宫玄圃皆寻遍,龟岫龙洲尽到来。

闻启玉皇过九奏,教诏金液语千回。

谓言得道轻离别,重感师恩泣更哀。

(0)

晓坐

后閤罢朝眠,前墀思黯然。

梅应未假雪,柳自不胜烟。

泪续浅深绠,肠危高下弦。

红颜无定所,得失在当年。

(0)

子直晋昌李花

吴馆何时熨,秦台几夜熏。

绡轻谁解卷,香异自先闻。

月里谁无姊,云中亦有君。

樽前见飘荡,愁极客襟分。

(0)

杂歌谣辞·其二李夫人

剩结茱萸枝,多擘秋莲的。

独自有波光,綵囊盛不得。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