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者君过我,今焉我辞君。
楚荆易得秋,霜霰行在辰。
我车甫来归,君骑已在门。
喜我更安健,劳言再三陈。
已焉忽谓我,我行不逡巡。
问君何因尔,欲语声辄吞。
我自解君意,操袂增酸辛。
男儿志四方,怀安实败名。
不见折胁雎,慷慨西入秦。
君行其有合,宿愤当一伸。
造物固甚巧,颇解戏弄人。
愿君稍安之,无为自伤神。
诸孙君好交,送君必以文。
可慰别后览,何忧去装贫。
日者君过我,今焉我辞君。
楚荆易得秋,霜霰行在辰。
我车甫来归,君骑已在门。
喜我更安健,劳言再三陈。
已焉忽谓我,我行不逡巡。
问君何因尔,欲语声辄吞。
我自解君意,操袂增酸辛。
男儿志四方,怀安实败名。
不见折胁雎,慷慨西入秦。
君行其有合,宿愤当一伸。
造物固甚巧,颇解戏弄人。
愿君稍安之,无为自伤神。
诸孙君好交,送君必以文。
可慰别后览,何忧去装贫。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送别友人公择前往浙江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与鼓励,以及对人生抱负的理解。首联写友人来访又即将离去,暗示离别之情;“楚荆易得秋,霜霰行在辰”寓言友人此行如秋天般收获,但道路艰难,须谨慎前行。接着写诗人看到友人归来,得知他身体健康,欣慰之余,也提醒他要有坚韧的决心。
“我行不逡巡”表达对友人毫不犹豫的决断的赞赏,而“问君何因尔,欲语声辄吞”则揭示了友人心中的顾虑和隐忍。诗人理解友人胸怀壮志,即使面临困难也不愿示弱,引用“不见折胁雎,慷慨西入秦”的典故,激励友人坚持己见,实现抱负。
最后,诗人宽慰友人不必过于忧虑,因为他的朋友众多,友情深厚,赠文相送足以慰藉离别后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离别的不舍,又有对友人未来的期许和鼓励,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爱尔特生质,成琴亦足豪。
七条龙在轸,四美友成曹。
非爨休称蔡,有弦何碍陶。
即看题句者,两鬓点霜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