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横斜影,著花一两枝。
略存真本色,数点是天姿。
洒落非关傲,萧疏却合宜。
试看春意思,帘外月来迟。
写出横斜影,著花一两枝。
略存真本色,数点是天姿。
洒落非关傲,萧疏却合宜。
试看春意思,帘外月来迟。
这首《疏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在冬日里的独特风姿。诗人沈梧通过“写出横斜影,著花一两枝”开篇,巧妙地勾勒出梅花在枝头稀疏绽放的画面,横斜的枝干与仅有的几朵梅花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高雅的意境。
接着,“略存真本色,数点是天姿”进一步强调了梅花自然纯净的美,不加修饰,却自有一种天赐的风韵。诗人在这里运用了“略存”和“数点”这样的词语,既表现了梅花数量之少,又暗示了其品质之高,如同天赐的珍品。
“洒落非关傲,萧疏却合宜”则揭示了梅花的品格。梅花的洒脱并非出于孤傲,而是因为其生长环境的自然状态,这种萧疏之美恰恰符合了梅花本身的特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梅花独特气质的赞美。
最后,“试看春意思,帘外月来迟”将视线从梅花本身转向了更广阔的春意,暗示着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春天的气息也已悄然降临。而“帘外月来迟”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寓意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轮回,给人以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疏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梅花在冬日里独有的美丽与坚韧,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探奇何必万峰台,茅屋疏篱处处栽。
林外乱鸦冲雪去,山中孤鹤破烟来。
新枝烂缦攒红蕊,古干杈丫点绿苔。
竹处一枝看更好,横斜多傍夕阳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