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识蓬门境,荒苔草色深。
疏篱穿犬道,巧语杂春禽。
慢效阮君泪,还怜钟子心。
琴书今古意,流水岂知音。
欲识蓬门境,荒苔草色深。
疏篱穿犬道,巧语杂春禽。
慢效阮君泪,还怜钟子心。
琴书今古意,流水岂知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田园生活画面。"蓬门境"暗示了诗人居住的环境简朴,"荒苔草色深"则渲染出一种荒芜而宁静的氛围。"疏篱穿犬道"写出了乡村生活的自然与随意,狗儿自由穿梭的小径增添了生动气息。"巧语杂春禽"进一步描绘了春天鸟儿的鸣叫声与人声交织的和谐场景。
诗人的情感表达富有层次,"慢效阮君泪"借用了阮籍的典故,表达了淡淡的哀愁和孤独,而"还怜钟子心"则流露出对知己的理解和共鸣,钟子期与俞伯牙的知音故事在这里得到了巧妙的引用。最后,"琴书今古意,流水岂知音"以琴书为媒介,传达了古今相通的志趣,然而"流水"象征的无知音,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知音的渴望。
整体来看,袁棠的《幽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恬淡与寂寥,以及对情感交流的深深期盼,具有浓厚的诗意和哲理。
花柳千家郭外村,老夫官屋近荒园。
晴林渺渺浮云气,细草油油叠浪痕。
川上画船争载酒,烟中长笛自销魂。
暮年况复追游倦,落日泥墙独闭门。
睢阳醉磨一斗墨,梦落荆南写秋色。
大阴垂雨尚淋漓,哀壑回风更萧瑟。
枫林思入烟雾清,湖水愁翻浪波白。
溪上初逢野老航,山中远见先生宅。
秫田半顷连圩区,茅屋三间倚萝薜。
僧来看竹乘小舆,客去寻岑借高屐。
任公台下石可坐,周侯庙前路曾识。
虎迹时留暮台紫,蛟气或化秋云黑。
城郭当年别已久,风尘此日归不得。
落日书斋半壁明,图画卧对空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