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登史阁,高风孰可追。
学期明主佐,道许后生师。
余岂能自信,公真不我欺。
微躬托所厚,惭愧异新知。
此日登史阁,高风孰可追。
学期明主佐,道许后生师。
余岂能自信,公真不我欺。
微躬托所厚,惭愧异新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高对馆阁校勘欧阳公的敬仰之作。首句“此日登史阁”,表达了诗人有幸亲临史书馆阁的激动,暗示了对知识文化的尊崇。接着,“高风孰可追”赞美欧阳公高尚的品格,无人能及,暗含对其道德修养的敬佩。
“学期明主佐”表明欧阳公如同明君的辅臣,具有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领导才能。诗人自谦地说“余岂能自信”,表达出对自己能力的谦虚态度,同时也反映出对欧阳公的敬重,认为自己难以达到那样的高度。
“公真不我欺”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欧阳公的诚挚信任,认为他不会让自己失望。最后两句“微躬托所厚,惭愧异新知”,诗人将自己微小的身份托付给欧阳公,深感荣幸,同时又因能结识这样的人物而感到惭愧,因为他是如此的新知,令人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谦逊的态度表达了对欧阳公的景仰和学习之情,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德才兼备之人的崇敬。
斜风横雨。咫尺高城路。红蓼岸,苍葭浦。
滞留春色晚,栖泊邮亭暮。
信杳杳,鹊声近有无凭据。肠断家何处。
又见重阳度。多少恨,从谁诉。
黄鸡斟白酒,自促供搜句。
归去好,人生莫被浮名误。
典午接曹氏,其风扇浮虚。
当时波浪从,高谈乃其馀。
竹诚松柏流,一日不可无。
子猷为此语,千古谁能渝。
堂堂韩退之,议论荀扬徒。
咏竹美清閟,长篇载诸书。
吉祥在无为,隐若西南隅。
我来过梅雨,新竹环精庐。
风梢弄苍筤,日影穿扶疏。
高标挺直节,劲特凌万夫。
道人谓予言,吾方葺吾居。
公其为吾名,要令与实符。
清閟退之咏,是轩良不孤。
何当对此君,搜吟更踌躇。
浮光我家尉,近处惟高安。
尝欲为亲择,敢作非意干。
忆昔从东来,飞雪凌羁单。
青春不可挽,明月裁齐纨。
三釜竟何地,一囊今屡殚。
我有醉翁吟,试从徽外弹。
古人骨已朽,知音果哉难。
挛拳抱枝蝉,未露先号寒。
缅想江南山,琼梳碧成攒。
僧窗开南薰,俯仰天地宽。
诗成有佳句,往往胜得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