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红引动诗魔,怀古牵情奈何。
半落铜台月晓,乱飘金谷风多。
悠悠旋逐流水,片片轻黏短莎。
谁见长门深锁,黄昏细雨相和。
残红引动诗魔,怀古牵情奈何。
半落铜台月晓,乱飘金谷风多。
悠悠旋逐流水,片片轻黏短莎。
谁见长门深锁,黄昏细雨相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末残花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无奈。其中,“残红”指的是即将凋谢的红花,它们仿佛在引诱着诗人的情感,让他陷入对过去美好的回忆之中。
“半落铜台月晓”,则描绘了一幅夜色初退、月光依旧洒在高台上的静谧景象。这里的“铜台”可能是指古代皇宫中的高台或楼阁,月光洒落其上,更显出一丝孤寂。
“乱飘金谷风多”,则表现了花瓣随风飞舞的生动画面。“金谷”可能是一种美好的自然环境,而“风多”则加深了这种动态的景象,增添了一份萧瑟感。
接下来的“悠悠旋逐流水,片片轻黏短莎”,则是对花瓣随流水漂浮、附着在岸边草丛上的细腻描写。这里的“悠悠”和“轻黏”字眼,用以形容花瓣飘零和附着的动作,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郁情绪。
最后,“谁见长门深锁,黄昏细雨相和”,则是对孤独与寂寞的一种抒发。这里的“长门”通常指的是古代皇后的居所,而“深锁”则形容其幽闭隔绝。诗人在问谁能看到这如此隐秘而又寂寞的场景,且是在黄昏时分细雨绵绵之中,这种氛围更显得哀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末花落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难以长存的感慨,以及个人情感上的孤独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