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瑞鹤仙.上元和康伯可韵》
《瑞鹤仙.上元和康伯可韵》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瑞鹤仙

昔游思后苑。记天上月圆,人间月半。六街笑声满。

看火蛾金茧,春城飞遍。琳宫琼观。

随处挂、鳌山灯烂。

最销魂、深巷残更,小颤门边双钏。休羡。

无多胜景,有限芳辰,不堪追玩。

红篝熏暖,和衣卧,谁低唤。

怪流光一去,钿车罗帕,吹煞东风不转。

只玉梅、梢上冰轮,依然相见。

(0)
鉴赏

这首《瑞鹤仙》词,是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以元宵节为背景,描绘了上元佳节的繁华与热闹。词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将古代元宵节的盛况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

“昔游思后苑”,开篇即以回忆的方式,引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记天上月圆,人间月半”两句,既是对元宵节满月的描写,也是对人间团圆景象的赞美。“六街笑声满”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元宵节夜晚街道上欢声笑语的场景,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气氛。“看火蛾金茧,春城飞遍”则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热闹与繁华,“琳宫琼观”、“鳌山灯烂”等词句,形象地展现了元宵节灯会的壮观景象。

接下来,“最销魂、深巷残更,小颤门边双钏”几句,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现了元宵节夜晚的温馨与浪漫。“休羡。无多胜景,有限芳辰,不堪追玩”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红篝熏暖,和衣卧,谁低唤”描绘了元宵节夜晚人们在温暖的篝火旁休息的情景,而“怪流光一去,钿车罗帕,吹煞东风不转”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只玉梅、梢上冰轮,依然相见”一句,以梅花与明月相映成趣,寓意着即使时光流转,美好的记忆与情感依旧能够永恒。整首词通过对元宵节盛况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陈维崧对传统节日的独特理解和艺术表达。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探梅

岁月相寻岂有穷,早梅唤醒醉眠翁。

坐中酒量人人别,花底春风处处同。

白帝城边微雪过,青衣江上夕阳红。

锦囊空复残诗在,分付悲欢一梦中。

(0)

鹧鸪天·其五

病绕梅花酒不空。齿牙牢在莫欺翁。

恨无飞雪青松畔,却放疏花翠叶中。

冰作骨,玉为容。当年宫额鬓云松。

直须烂醉烧银烛,横笛难堪一再风。

(0)

菩萨蛮·其二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0)

生日

扶杖今年见国人,悬弧早岁忆兹晨。

佛身三世归依地,邻寺百僧清净因。

蘧子知非惭已晚,白公起定惜馀春。

舞雩一濯平湖水,乡党惊呼白发新。

(0)

韩干马

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

此画此诗真已矣,人间驽骥漫争驰。

(0)

观社

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

忽然箫鼓来何处,走杀儿童最可怜。

虎面豹头时自顾,野讴市舞各争妍。

王侯将相饶尊贵,不博渠侬一饷癫。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