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吴越曲,无人知此音。
姑苏成蔓草,麋鹿空悲吟。
未誇观涛作,空郁钓鳌心。
举手谢东海,虚行归故林。
我有吴越曲,无人知此音。
姑苏成蔓草,麋鹿空悲吟。
未誇观涛作,空郁钓鳌心。
举手谢东海,虚行归故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赠薛校书》。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自己内心的情感。
“我有吴越曲,无人知此音。” 这两句表现出诗人怀才不遇的心情。他有着美妙的音乐(“吴越曲”),但却没有人能够理解和欣赏这份美好(“无人知此音”)。
“姑苏成蔓草,麋鹿空悲吟。”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对故土的怀念之情。诗中的“姑苏”指的是现今的苏州市,表明时间已经过去,环境已变(“成蔓草”),而那些曾经与他同行的朋友或知己如今都不在身边,只剩下麋鹿在空寂中悲哀地叫唤。
“未誇观涛作,空郁钓鳌心。” 这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平和对未来某种可能性的期待。尽管他没有过度夸张地描述自己的才华(“未誇观涛作”),但内心却充满了不为人知的志向和抱负(“空郁钓鳌心”)。
“举手谢东海,虚行归故林。” 最后两句表达的是诗人对朋友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然界的向往。诗中“举手谢东海”是指向着遥远的东海方向致以谢意,这里的“东海”可能象征着某个地方或某个人;而“虚行归故林”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回到自己熟悉和向往的地方,寻求心灵上的慰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音乐、自然和友情的描绘,展现出李白特有的浪漫主义情怀和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