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方四日,行已望端州。
峡水无潮汐,江云有去留。
闻猿知是岸,见月始维舟。
萍梗俱如此,忘机任白鸥。
离家方四日,行已望端州。
峡水无潮汐,江云有去留。
闻猿知是岸,见月始维舟。
萍梗俱如此,忘机任白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穿越羚羊峡的情景,充满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思考。首联“离家方四日,行已望端州”点明了行程的起始与目的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期待与向往。颔联“峡水无潮汐,江云有去留”以自然景象对比,峡水的静寂与江云的多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变化的氛围,暗示着旅程的单调与不可预知性。
颈联“闻猿知是岸,见月始维舟”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感知,进一步深化了旅途的感受。听到猿啼,才意识到即将到达岸边;见到月亮,才开始停泊船只。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具体的场景,也蕴含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地点转换的敏感察觉,以及对自然界的深刻体悟。
尾联“萍梗俱如此,忘机任白鸥”以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漂浮的萍草和随波逐流的木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随遇而安的态度。同时,“任白鸥”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体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旅行体验和内心世界,既有对未知的探索与期待,也有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老去任公子,重来李少君。
仙凡初不远,江海自离群。
水绕吴宫树,山连禹穴云。
汀洲有长笛,日暮不堪闻。
几年桂馆去人稀,白发怜君独远违。
过海定寻回估舶,出京才脱旧儒衣。
祠羞荔子传巫语,县闭榕阴放吏归。
亦欲居夷嗟未得,漫看鸿鹄向南飞。
楼船载国沉海水,金槌昼入三泉里。
空中玉马不闻嘶,日落寝园秋色起。
鱼灯夜灭随户开,弓剑已出空幽台。
髡胡暗识宝气尽,六陵松柏悲风来。
玉颅深注驼酥酒,误比戎王月支首。
百年帝魄泣穹庐,醉骨饮冤愁不朽。
幸逢中国真龙飞,一函雨露江南归。
环佩重游故山月,冬青树死遗民非。
千秋谁解锢南山,世运兴亡覆掌间。
起辇谷前马蹄散,白草无人浇麦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