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船载国沉海水,金槌昼入三泉里。
空中玉马不闻嘶,日落寝园秋色起。
鱼灯夜灭随户开,弓剑已出空幽台。
髡胡暗识宝气尽,六陵松柏悲风来。
玉颅深注驼酥酒,误比戎王月支首。
百年帝魄泣穹庐,醉骨饮冤愁不朽。
幸逢中国真龙飞,一函雨露江南归。
环佩重游故山月,冬青树死遗民非。
千秋谁解锢南山,世运兴亡覆掌间。
起辇谷前马蹄散,白草无人浇麦饭。
楼船载国沉海水,金槌昼入三泉里。
空中玉马不闻嘶,日落寝园秋色起。
鱼灯夜灭随户开,弓剑已出空幽台。
髡胡暗识宝气尽,六陵松柏悲风来。
玉颅深注驼酥酒,误比戎王月支首。
百年帝魄泣穹庐,醉骨饮冤愁不朽。
幸逢中国真龙飞,一函雨露江南归。
环佩重游故山月,冬青树死遗民非。
千秋谁解锢南山,世运兴亡覆掌间。
起辇谷前马蹄散,白草无人浇麦饭。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穆陵行》描绘了一幅沉痛的历史画面。诗中以楼船载国沉没的壮烈场景开篇,暗示了国家的衰败和沉沦。"金槌昼入三泉里"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沉寂与绝望,仿佛连敲击的声音也消失在了深深的地下。
"空中玉马不闻嘶,日落寝园秋色起",通过静谧的环境和日落时分的凄凉秋色,渲染出一种哀伤的气氛。接下来的"鱼灯夜灭随户开,弓剑已出空幽台",描述了宫殿的荒凉,暗示着昔日的繁华已成过往。
"髡胡暗识宝气尽,六陵松柏悲风来",借胡人对宝物的觊觎和陵墓前的松柏在风中的摇曳,表达了对亡国之君的哀悼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玉颅深注驼酥酒,误比戎王月支首",则以帝王的悲剧命运为喻,揭示了权力的虚幻和无辜者的悲剧。
"百年帝魄泣穹庐,醉骨饮冤愁不朽",写出了帝王的灵魂在天穹之下哀泣,其冤屈无法消解,成为永恒的哀愁。"幸逢中国真龙飞,一函雨露江南归",似乎预示着新的希望,但紧接着"环佩重游故山月,冬青树死遗民非"又揭示了亡国后的凄凉,连故山的月色都显得冷清,冬青树也见证了人民的离散。
最后两句"千秋谁解锢南山,世运兴亡覆掌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无常的感叹,以及对未来的忧虑。"起辇谷前马蹄散,白草无人浇麦饭"以马蹄声的消逝和无人祭奠的荒凉结尾,留给读者无尽的沉思。
整体来看,《穆陵行》以丰富的象征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和人生的无常,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深度。
试子玉簪笔,他工总不如。
毫长宜贮墨,管净可抄书。
汝自誇淮兔,吾犹注鲁鱼。
鬓毛斑白尽,心折正缘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