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萨蛮·其二书江西造口壁》
《菩萨蛮·其二书江西造口壁》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0)
注释
郁孤台:今江西省赣州市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又称望阙台,因“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
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汉唐故都。
此处代指宋都汴京。
愁余:使我发愁。
无数山:很多座山。
鹧鸪:鸟名。
传说其叫声如云“行不得也哥哥”,啼声凄苦。
翻译
郁孤台下面流着的清江的江水,其中有多少苦难之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还是向东流去。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悲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菩萨蛮·其二·书江西造口壁》。它以郁孤台和清江水为背景,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兴亡和人民苦难的深深忧虑。"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描绘了造口一带因战乱而百姓离散,泪水汇入江水的凄凉景象。"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词人遥望沦陷的都城长安,却被重重山峦阻隔,寓含着对故土的思念和收复失地的无尽感慨。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运用自然景物象征历史潮流,暗示尽管敌人的势力强大,但国家的正义之气和人民的爱国之情不会被遮挡,终将如江水东流,势不可挡。最后两句"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以个人的愁绪与鹧鸪的哀鸣交织,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达了词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朴素,通过山水意象寄托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个人壮志未酬的无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金井怨

佳人照金井,顾影影在水。

憔悴不足悲,龌龊良可耻。

世俗怜朱颜,谁知寸心是。

每恨亡国殊,坠井曷不死。

(0)

游女曲

汉江有游女,一叹便生春。

冰白凝娇面,猩红妒舞裙。

阳台非昨梦,苏小是侬邻。

不学浔阳妇,白头犹嫁人。

(0)

征夫词

征夫语征妇,为国使鸡林。

玉帛走万里,冰霜持寸心。

离别不足叹,岁月愁侵寻。

莫怨清路尘,莫赋白头吟。

春□分素手,秋风候归音。

不学秋胡子,戏掷桑中金。

(0)

临高台

临高台,山河逶迤何壮哉。

下窥海子万倾之洋溢,上耸楼观千尺之崔嵬。

笙歌杂沓,鱼鸟徘徊。四时风雨调,万国梯航来。

冶游富登览,轮蹄起尘埃。

天子金台曾再筑,相公东阁又重开。

愿我主寿千万年,乐哉长与吾民偕。

(0)

悼亡二十五首·其十六

却恨青娥误少年,忍将离恨寄哀弦。

云飞雨散知何处,空向秋波哭逝川。

(0)

暮春言怀五首·其五

明日池塘是绿阴,池边扶杖欲闲吟。

一春酒费知多少,谁乞长安取酒金。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