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有游女,一叹便生春。
冰白凝娇面,猩红妒舞裙。
阳台非昨梦,苏小是侬邻。
不学浔阳妇,白头犹嫁人。
汉江有游女,一叹便生春。
冰白凝娇面,猩红妒舞裙。
阳台非昨梦,苏小是侬邻。
不学浔阳妇,白头犹嫁人。
这首《游女曲》由明代诗人江源所作,描绘了一位汉江边的游女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的美丽与情感世界。
首句“汉江有游女,一叹便生春”,开篇即以汉江为背景,点出一位游女的存在,她的叹息仿佛能带来春天的气息,暗示了她内心的丰富与情感的细腻。
接着,“冰白凝娇面,猩红妒舞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游女的面容比作冰晶般洁白,充满娇媚之态;而她的舞裙则如同猩红色,艳丽且略带嫉妒之意,生动地刻画了她的外貌与气质。
“阳台非昨梦,苏小是侬邻”两句,借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阳台和历史人物苏小小的故事,表达了游女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与苏小小这样的名妓为邻的感慨,暗示了她内心深处对于自由与爱情的向往。
最后,“不学浔阳妇,白头犹嫁人”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游女不同于浔阳妇(浔阳妇通常指被迫嫁人的女子)的态度,她追求的是精神上的独立与自由,不愿像浔阳妇那样在年老时仍被迫嫁人,体现了她对自我命运的掌控与追求。
整体而言,《游女曲》通过对游女形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与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女性命运与自由的思考。
慢春惜。一片花飞褪碧。
金壶里、依约返生,照海千红闹裙屐。风流溯往日。
谁识鸥波妙墨。
瑶台路,撩乱众芳,春燕秋鸿苦相忆。空中本无色。
甚海印生光,弹指成实。云泥朝市浑如客。
任丈室轻散,梵天微笑,华鬘回首几过翼。
好常住常寂。香国。梦曾觅。奈蕙炷霜清,萝怅尘积。
吟风泣露都无力。剩炫画桃李,弄晴葵麦。
青芜如锦,顾恨英,粉泪渍。
小帘恻恻西风,秋阴庭院莓苔涴。
薄寒弄色,将愁和恨,纨扇抛过。
扇影欺晨,瓶香泛水,露红林果。
最无聊凉思,沈吟徙倚,阑干悄,閒时我。
又是悲秋一个。注南华、旧情犹左。
去年断梦,怕题残句,笛声吹破。
眼底流光,指尖心事,数余花朵。
恁悤悤误了,芳馨一掬,碧罗巾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