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上层楼望,翻成极目愁。
路沿葱岭去,河背玉关流。
马散眠沙碛,兵闲倚戍楼。
残阳三会角,吹白旅人头。
悔上层楼望,翻成极目愁。
路沿葱岭去,河背玉关流。
马散眠沙碛,兵闲倚戍楼。
残阳三会角,吹白旅人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行军的景象,充满了战略要地的萧瑟气息和对远方眺望时的深沉忧虑。
"悔上层楼望,翻成极目愁。" 这两句表达了登楼远望后所产生的深切懊恤和无尽的思念。作者在高楼之上眺望四方,不仅是视线上的极限,也转化为心中的极度忧伤。
"路沿葱岭去,河背玉关流。" 这两句诗描绘了行军路线和地理环境。葱岭即葱茏的山脉,玉关则是古代边塞重镇之一,暗示着作者所在之处不仅自然险要,而且战略位置重要。
"马散眠沙碛,兵闲倚戍楼。" 这两句诗写出了军队驻扎的情形。马儿散落在沙漠之中打盹,而士兵们则依靠着城楼,显得悠闲而又略带无聊。这也反映出战争间歇期的平静与寂寞。
"残阳三会角,吹白旅人头。" 最后两句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象。残阳,即日落时分的余晖;三会角,则是古代星宿名,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星辰位置。诗中说这个时候风吹过旅人的头顶,使得他们的头发被吹得蓬乱,这不仅是对景象的描绘,也暗示着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军事生活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边塞将士们的情感世界,以及他们对于远方故土、亲人和平静生活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