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女光分邻土壤,赤城标建绝纷埃。
丛祠祗事无终古,灵迹相传有自来。
屋上飞烟梧鼎熟,水边迎棹度船回。
大神如在匪徼福,但欲乞灵消祸灾。
婺女光分邻土壤,赤城标建绝纷埃。
丛祠祗事无终古,灵迹相传有自来。
屋上飞烟梧鼎熟,水边迎棹度船回。
大神如在匪徼福,但欲乞灵消祸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婺女祠的虔诚拜谒,以及对祠中神祇的崇敬之情。首句“婺女光分邻土壤”形象地展现了祠堂所在之地的神圣光辉,仿佛女神的力量惠及周边的土地。次句“赤城标建绝纷埃”则强调祠庙的高洁,远离尘世的喧嚣。
“丛祠祗事无终古,灵迹相传有自来”表达了祠庙历史的悠久,尽管祭祀活动自古以来不断,但祠中的神迹始终被人们口耳相传。接下来,“屋上飞烟梧鼎熟”描绘了祠堂内香烟缭绕,象征着祭祀的庄重和虔诚,而“水边迎棹度船回”则写出了人们乘舟前来参拜的热闹景象。
最后两句“大神如在匪徼福,但欲乞灵消祸灾”直接表达了诗人祈求神灵庇佑的愿望,不是为了求取个人的福祉,而是希望借助神力消除身边的灾祸。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敬畏与祈愿的古诗,体现了宋代理学背景下人们对神灵的敬仰和对平安生活的向往。
淮上霜浓衰草黄,阿㕙健走何如獐。
不知聚族加束缚,妙手乃有明山张。
生来阿㕙素狡狯,何术聚致如驱羊。
拔豪撷颖不敢惜,一一顺听伏且僵。
人生切勿恃一技,善走古有执盖郎。
不惟平地傅两翼,仍以俘馘浮长江。
一朝发愤辽东岸,逝水亦复随浮梁。
只今红绡莹玉管,何人解发千古光。
明张眼前第一手,嗟嗟阿㕙孰能走。
厚德如祁公,黄钟大镛,和乐且雍。
尊贤如六一,朱弦疏越,三叹庙瑟。
道比志叶,不胶而漆。
顾中外之虽异,犹同堂而合席。
思遗迹而不可见,幸二贤之为时出。
所以前乎此则致太平之明效,后乎此则赞受遗之定册。
既以广元气之运,亦以寿斯文之脉。
然则湍濑无纵鳞,风枝无宁翼。
涵养成就,见此辅弼,故后世尤得以归功庆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