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林文节定力帖赞》
《林文节定力帖赞》全文
宋 / 岳珂   形式: 赞

公以好古兼博识,固宜著声于翰墨。

予观此帖,实在京师之定力,是时盖初扫元祐之迹。

使其不为三子之累,则后日之笔当不至于轻掷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ínwénjiédìngtiēzàn
sòng / yuè

gōnghǎojiānshízhùshēnghàn

guāntiēshízàijīngshīzhīdìng

shìshígàichūsǎoyuányòuzhī

翻译
他因为喜好古代文化和广泛的知识,自然应在文学艺术中留下声誉。
我看这幅字帖,确实体现了他在京城时期的定力,那时大概刚清除掉元祐党人的影响。
如果他没有受到那三位人物的牵累,日后他的笔法应当不会轻易地被随意挥洒。
注释
公:他。
以:因为。
好古:喜好古代文化。
兼:并且。
博识:广泛的知识。
固:自然。
宜:应当。
著声:留下声誉。
于:在。
翰墨:文学艺术。
予观:我看。
此帖:这幅字帖。
实在:确实。
京师:京城。
之:的。
定力:定力。
是时:那时。
盖:大概。
初:刚刚。
扫:清除。
元祐之迹:元祐党人的影响。
使:如果。
其:他。
不为:没有。
三子之累:那三位人物的牵累。
之:的。
则:那么。
后日:日后。
笔当不至于:笔法应当不会。
轻掷:轻易地挥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对林文节定力帖的赞誉之作。诗中赞赏了林公不仅喜好古代文化,学识渊博,而且在书法上也有深厚造诣。诗人认为林公的书法作品在京师时期展现出坚定的力量,这正是他清除元祐时期某些风格痕迹的结果。如果他能摆脱三位特定人物("三子")可能对他创作的影响,那么他的笔法应当不会轻易流于轻率。整体而言,诗中体现了对林公艺术追求和个性坚韧的肯定。

作者介绍
岳珂

岳珂
朝代:宋   字:肃之   号:亦斋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生辰:公元1183~公元1243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挽正字南仲四首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