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以好古兼博识,固宜著声于翰墨。
予观此帖,实在京师之定力,是时盖初扫元祐之迹。
使其不为三子之累,则后日之笔当不至于轻掷也。
公以好古兼博识,固宜著声于翰墨。
予观此帖,实在京师之定力,是时盖初扫元祐之迹。
使其不为三子之累,则后日之笔当不至于轻掷也。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对林文节定力帖的赞誉之作。诗中赞赏了林公不仅喜好古代文化,学识渊博,而且在书法上也有深厚造诣。诗人认为林公的书法作品在京师时期展现出坚定的力量,这正是他清除元祐时期某些风格痕迹的结果。如果他能摆脱三位特定人物("三子")可能对他创作的影响,那么他的笔法应当不会轻易流于轻率。整体而言,诗中体现了对林公艺术追求和个性坚韧的肯定。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