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纷纷不拟知,纵聋何必苦医治。
旁观未会醒然意,更道为猪无太痴。
世事纷纷不拟知,纵聋何必苦医治。
旁观未会醒然意,更道为猪无太痴。
这首诗《社日无酒戏作》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世事的淡泊与超脱。
首句“世事纷纷不拟知”,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对世间纷扰之事的疏离态度,认为没有必要去深入了解或参与其中。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看破和解脱。
次句“纵聋何必苦医治”,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冷漠态度。即使外界的声音再大,也无需过分在意或努力去改变什么,因为“聋”也是一种选择,不必强求自己去听从或适应。这里暗含着对社会现实的讽刺,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足。
后两句“旁观未会醒然意,更道为猪无太痴”,则以一种幽默而讽刺的方式,对那些未能理解诗人超然态度的人进行了回应。诗人似乎在说,如果他们真的明白我的清醒之意,就不会再嘲笑我如同猪一般无知了。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身立场的坚持,也蕴含了一种对社会上盲目跟风、缺乏独立思考现象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态度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它既是对个人内心世界的独白,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思。
东周布遗种,香色错然陈。
汉魏接馀芳,枝干犹足珍。
流风入建安,畦径渐荆榛。
六代竞豪华,剪彩以炫真。
生意日萎薾,菙蔓徒纷缤。
伟哉伯玉子,培根归浑沦。
开元与天宝,花实相鲜新。
物盛则必反,继者难其人。
蹇予寡且昧,颓风竟何振。
眷兹性情理,追逐疲心神。
芝兰生幽谷,不随众草芳。
日暮天风吹,清芬自飘扬。
何如桃李华,灼灼弄春光。
惊风一披拂,繁华委道傍。
人生非金石,百岁乃其常。
苟不事令名,奄忽何足伤。
所以君子心,秉义日遑遑。
安能甘逸豫,岁晚徒慨慷。
瑶蛮既荡灭,两山净如扫。
是处禾黍场,无复豺狼道。
奕奕司马公,殚猷赞鸿造。
风景古来无,吾迹恨不到。
美人恣遨游,于此事幽讨。
几度赋登高,与谁寻瑶草。
白发予垂耳,性痴慕高蹈。
杖策苦无力,安得从所好。
扁舟泊嵩台,待君歌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