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献纳重兰台,五色花笺日下裁。
地切西清分雨露,文从北斗仰昭回。
铜龙晓辟黄封入,金马朝回锦帙开。
满袖炉烟随染翰,恍如云气下蓬莱。
古来献纳重兰台,五色花笺日下裁。
地切西清分雨露,文从北斗仰昭回。
铜龙晓辟黄封入,金马朝回锦帙开。
满袖炉烟随染翰,恍如云气下蓬莱。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文官在宫廷中的生活与职责,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历史韵味。首先,“古来献纳重兰台”一句,点出了古代文人向朝廷进献作品的重要场合——兰台,这里象征着文学创作与政治献策的交汇点。接着,“五色花笺日下裁”,生动地描绘了文人精心制作的五彩纸张,在阳光下裁剪出各种精美的文字作品,寓意着文采飞扬、才华横溢。
“地切西清分雨露”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朝廷的恩泽比作雨露,强调了文官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受到的重视。而“文从北斗仰昭回”则进一步表达了文官们对皇帝的忠诚与敬仰,如同仰望北斗星般坚定不移。
“铜龙晓辟黄封入”描绘了文官们清晨时分,带着皇帝赐予的黄封文书进入宫门的情景,体现了他们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金马朝回锦帙开”则以金马寓指朝廷,形象地展现了文官们朝会归来后打开装满珍贵文献的锦帙,继续进行学术研究或撰写奏章的场景。
最后,“满袖炉烟随染翰,恍如云气下蓬莱”两句,通过炉烟和云气的意象,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文思泉涌的氛围。文官们挥毫泼墨,仿佛与仙境相通,展现出他们创作时的灵感与创造力。整首诗通过对文官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
杜鹃哭,杜鹃哭。微雨村,远烟麓。山花红,江枫绿。
一声残,一声续。
一声一声复一声,不管世间银发生。
啼尽天涯夕阳影,又向空中啼月明。
山中憔悴人,无绪伤春色。
今古兴亡一肚脾,临风再拜君得知。
两行茅舍苍烟泪,滴破浣花溪上诗。
召公八十入为相,太公八十出为将。
赵州八十方行脚,钟离八十离尘劫。
古者八十方施为,何况百岁七十稀。
居士而今七十七,黄发皓齿修庞眉。
汉时栾巴七十七,红炉炼就一朱橘。
晋郑思远七十七,方与葛洪一相识。
我知居士神仙人,蓬莱路上空月明。
人间宿留不肯归,老松筋骨鹤精神。
性海淡淡寒潭莹,心天耿耿银河静。
有一孟子耕书田,有一季子鏖笔阵。
弄璋弄瓦遂箕裘,双凤飞鸣椿树秋。
寿山福海身优游,掇取酒船相拍浮。
南极一点夜照耀,劝君迟赴玉皇诏。
既到人间不住千百年,归去空被老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