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蟠龙庵》
《蟠龙庵》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七言律诗

五乳峰前第几峰,碧潭深处有蟠龙。

半岩冷落孔明雨,一枕萧骚少说风。

变化爪牙君子竹,埋藏头角大夫松。

高人凄此结茆屋,天下苍生怨旱虹。

(0)
注释
五乳峰:形容山峰众多,形似五个乳房。
碧潭:清澈见底的深潭。
蟠龙:传说中的龙,常象征吉祥和神秘。
孔明雨:暗指诸葛亮的智慧和仁德,如甘霖般滋润人心。
萧骚:形容微风吹动的声音。
少说风:很少听到人的交谈声,显得宁静。
君子竹:象征品德高尚的人。
头角:比喻人的才华或才能初露。
大夫松:古代官职,此处借指有才华但隐居的人。
茆屋:用茅草搭建的简陋房屋。
旱虹:干旱时渴望的彩虹,象征希望和救赎。
翻译
在五乳峰前是哪一座峰,碧绿的潭水深处隐藏着盘龙。
半山腰的岩洞里清冷,仿佛诸葛亮的雨滴,枕边微风轻拂,却少有人声。
君子般的竹子展现出变化多端的形态,而有才华的人像大夫松一样隐藏锋芒。
高尚的人在此建起茅草屋,感叹天下百姓因干旱而受苦,如同期盼彩虹解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仙境般的山水景象,充满了古典文学的意象和哲理。开篇“五乳峰前第几峰,碧潭深处有蟠龙”两句,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的自然环境中,“五乳峰”可能指的是某个著名或虚构的山峰,而“碧潭深处有蟠龙”则增添了一抹仙气,蟠龙在中国文化中通常象征着吉祥和力量。

接着的“半岩冷落孔明雨,一枕萧骚少说风”两句,以历史上的名将诸葛亮(孔明)及古代文学家荀子(一枕萧骚)的典故,形容山中雨和风,既表达了自然景象的冷清与雄浑,也隐含着诗人对智慧和文采的向往。

“变化爪牙君子竹,埋藏头角大夫松”两句,则用到了植物比喻,以竹和松树来形容君子的品格和大夫的高洁。这里的“变化”指的是自然界中万物都在不断变化,而竹和松则能保持其本性,不随外界变化而改变,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风亮节。

最后,“高人凄此结茆屋,天下苍生怨旱虹”两句,则描写了一位隐居的高人在山中建造简陋的茆屋生活,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自然界深厚的情感。同时,“天下苍生怨旱虹”一句,通过对干旱和彩虹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对万物生灵命运的悲悯。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的巧妙借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至扬州·其一

此庙何神三十郎,问郎行客忒琅珰。

荒阶枕籍无人问,风露满堂清夜长。

(0)

澹山岩

舟舣澹岩前,岩扃不记年。

台高先得月,石透可通天。

洞古依禅刹,碑残纪昔贤。

胜游回首望,林麓锁云烟。

(0)

句·其四

本来饥饱非同鼎,安得浮沈自一舟。

(0)

驻目亭

攀梯上甓级,小憩得危亭。

一览尽寥廓,四山耸寒青。

浩若凌太虚,翩如逐遐征。

昏花拭病目,望处增双明。

(0)

次韵尹朋梅花

江北江南天未春,阳和先已到孤根。

斜枝冷落溪头路,瘦影扶疏竹外村。

水部未妨时遣兴,玉妃谁复与招魂。

天寒好伴罗浮醉,明月清风许重论。

(0)

维那观师以偈示余求诗为赠因成两绝句·其二

夹路长松绿荫繁,送君从此入幽关。

铜瓶锡杖无拘系,正好窥寻瀑水源。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