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梯上甓级,小憩得危亭。
一览尽寥廓,四山耸寒青。
浩若凌太虚,翩如逐遐征。
昏花拭病目,望处增双明。
攀梯上甓级,小憩得危亭。
一览尽寥廓,四山耸寒青。
浩若凌太虚,翩如逐遐征。
昏花拭病目,望处增双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高处,站在危亭上所见到的景象。开篇“攀梯上甓级,小憩得危亭”表明诗人不畏艰险,努力攀爬到一个高耸的亭子上,稍事休息。这是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探索。
接着,“一览尽寥廓,四山耸寒青”写出了从高处望去,眼前所见的广阔景致。诗人视野开阔,一目了然地看到了远方的天边和四周连绵的群山,那些山峦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种清冷而又深邃的绿色。
“浩若凌太虚,翩如逐遐征”则是对诗人心境的描摹。他心胸开阔,就像能飞越太虚幻境一样;他的情感也轻盈自如,如同追随着古时游子的足迹一般。
最后,“昏花拭病目,望处增双明”则是诗人在高处眺望时的一种感受。可能因为长时间的注视或许是天气的变化,使得视线模糊,但这种模糊并没有减少他的观赏乐趣,反而使他感觉到了一种新的清晰和明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心旷神怡的情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高远和自由的向往,以及他那种即使在艰难险阻中也能保持清晰目光的精神态度。
湖光拍天浮竹洲,隐然一面城之幽。
中有高士披素裘,我欲从之恐淹留。
探囊百金办扁舟,又烦我友著意修。
微风一动生波头,飞棹来往倦则休。
兀兀坐曹如系囚,吏馀只有万斛愁。
一生安坐无几求,今日栖迟如置邮。
脱帽露顶固狂流,俯首折腰亦可羞。
誓将入海登之罘,弃置人閒绕指柔。
苍然暮色下羊牛,出处语默两悠悠。
九原可起柳柳州,燕坐相与未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