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修程占学力,色丝黄绢新组织。
只今下笔追二雅,端如养气闭千息。
公子何自知寒梅,须知三长具精识。
亭亭玉雪瑞烟晓,爱日香浮綵衣色。
自然雅韵出天姿,芝兰那肯羡玄石。
我惭姱节对俚语,炊沙镂冰竟何得。
愿君写入遂锦堂,冷蕊疏枝陪淡墨。
万里修程占学力,色丝黄绢新组织。
只今下笔追二雅,端如养气闭千息。
公子何自知寒梅,须知三长具精识。
亭亭玉雪瑞烟晓,爱日香浮綵衣色。
自然雅韵出天姿,芝兰那肯羡玄石。
我惭姱节对俚语,炊沙镂冰竟何得。
愿君写入遂锦堂,冷蕊疏枝陪淡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作品《和赵大监知宗韵》。诗中,诗人以万里行程比喻学问的积累,赞美了赵大监的才情,说他的文章如同黄绢新织,富有雅致。他称赞赵大监的文笔能媲美古代的优秀诗篇,如《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并提及其文风犹如养气凝神,深沉内敛。
诗人接着以“寒梅”为喻,赞赏赵大监的品格高洁,具有独特的见解和见识。他笔下的文字如玉雪般清新,香气四溢,与彩衣相映生辉,显示出自然的高雅韵味。诗人自谦自己的文字相比赵大监略显粗陋,但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并希望赵大监的作品能被珍藏在华丽的锦堂之中,与淡墨相伴,成为珍贵的艺术品。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赵大监的文学才华和高尚品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春风赵国台荒,月明几照苕华梦。
纵亡横破,西山留在,翠鬟烟拥。
剑履三千,平原池馆,谁家耕垄。
甚千年事往,野花双塔,依然是,骚人咏。
还忆张陈继起,信侯王、本来无种。
乾坤万里,中原自古,几多麟凤。
一寸囊锥,初无语颖,也沾时用。
对残釭影淡,黄粱饭了,听征车动。
黄华水帘天下绝,我初闻之雪溪翁。
丹霞翠壁高欢宫,银河下濯青芙蓉。
昨朝一游亦偶尔,更觉摹写难为功。
是时气节已三月,山木赤立无春容。
湍声汹汹转绝壑,雪气凛凛随阴风。
悬流千丈忽当眼,芥蒂一洗平生胸。
雷公怒激散飞雹,日脚倒射垂长虹。
骊珠百斛供一泻,海藏翻倒愁龙公。
轻明圆转不相碍,变见融结谁为雄?
归来心魄为动荡,晓梦月落春山空。
手中仙人九节杖,每恨胜景不得穷。
携壶重来岩下宿,道人已约山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