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亭下望姑苏,千尺飞桥接太湖。
故里空传吴稻蟹,寒祠犹记晋莼鲈。
芙蓉夜月开天镜,杨柳春风拥画图。
为问馆娃歌舞处,莺花还似昔年无。
沧浪亭下望姑苏,千尺飞桥接太湖。
故里空传吴稻蟹,寒祠犹记晋莼鲈。
芙蓉夜月开天镜,杨柳春风拥画图。
为问馆娃歌舞处,莺花还似昔年无。
这首元代诗人陈孚的《平江》描绘了沧浪亭下的美景和对姑苏古城的怀旧之情。首句“沧浪亭下望姑苏”展现了诗人站在亭中远眺姑苏城的开阔视野,而“千尺飞桥接太湖”则描绘了壮观的桥梁跨越浩渺太湖的景象。
接下来,“故里空传吴稻蟹”表达了对故乡特产的怀念,吴地的稻米和螃蟹曾是闻名遐迩的美食。“寒祠犹记晋莼鲈”则借晋代张翰的典故,暗示对往昔悠闲生活的追忆,莼菜和鲈鱼同样象征着家乡的风味与文化。
“芙蓉夜月开天镜”以芙蓉花在月光下如镜面般明亮比喻夜晚的宁静,而“杨柳春风拥画图”则通过春风中的杨柳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江南春景画卷。
最后两句“为问馆娃歌舞处,莺花还似昔年无”以馆娃宫的歌舞之地引发对往昔繁华的追思,询问今日的莺歌花影是否依旧如昔,流露出对时光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典故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苏州历史文化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世事沧桑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