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赵国台荒,月明几照苕华梦。
纵亡横破,西山留在,翠鬟烟拥。
剑履三千,平原池馆,谁家耕垄。
甚千年事往,野花双塔,依然是,骚人咏。
还忆张陈继起,信侯王、本来无种。
乾坤万里,中原自古,几多麟凤。
一寸囊锥,初无语颖,也沾时用。
对残釭影淡,黄粱饭了,听征车动。
春风赵国台荒,月明几照苕华梦。
纵亡横破,西山留在,翠鬟烟拥。
剑履三千,平原池馆,谁家耕垄。
甚千年事往,野花双塔,依然是,骚人咏。
还忆张陈继起,信侯王、本来无种。
乾坤万里,中原自古,几多麟凤。
一寸囊锥,初无语颖,也沾时用。
对残釭影淡,黄粱饭了,听征车动。
这首元代词人王恽的《水龙吟·登邯郸丛台》描绘了一幅春天夜晚登台怀古的景象。开篇“春风赵国台荒,月明几照苕华梦”,以春风中的荒凉丛台和明亮月光,引出历史梦境,暗示丛台昔日繁华已逝。接下来,“纵亡横破,西山留在,翠鬟烟拥”描绘了丛台周围的自然景色,西山如黛,翠色环绕,烟雾缭绕,增添了神秘与沧桑感。
“剑履三千,平原池馆,谁家耕垄”借剑履之典故,追忆战国时期赵国的豪杰,而今田园寥落,无人耕作。“甚千年事往,野花双塔,依然是,骚人咏”感慨岁月流转,尽管人事变迁,丛台附近的野花和双塔仍引发诗人吟咏,寄托历史感慨。
下片转而提及张陈等贤臣,感叹他们虽出身平凡,却能辅佐君王,成就一番事业。“一寸囊锥,初无语颖,也沾时用”比喻自己虽然才华微小,但仍能在适当的时候发挥作用。“对残釭影淡,黄粱饭了,听征车动”以夜深人静,残烛光影和即将启程的车马声,收束全词,表达了词人对历史沉思后的归去之意。
整体来看,此词以景抒怀,寓言寄志,展现了词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思考和个人的际遇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