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连三月,当秋乃亢晴。
不知老天意,何忍误民生。
川竭无云起,山凉有月明。
忧时心欲折,空听海鳝声。
一雨连三月,当秋乃亢晴。
不知老天意,何忍误民生。
川竭无云起,山凉有月明。
忧时心欲折,空听海鳝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干旱严重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旱灾给民生带来苦难的深切忧虑。"一雨连三月,当秋乃亢晴"直接点出了异常的气候变化,一般秋季本应多雨,但此时却出现了罕见的长时间晴朗,显示出老天的不仁。
"不知老天意,何忍误民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灾害的无奈与愤懑,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无力感。接下来的"川竭无云起,山凉有月明"则描绘了一幅干涸河床、清冷山谷的景象,月亮在夜空中散发着清辉,但这份宁静并不能掩盖旱灾带来的哀艰。
最后两句"忧时心欲折,空听海鳝声"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呐喊。诗人因时局困顿而心如刀割,唯一能做的只是静听着远方传来的海鳝(一种鸟类)鸣叫,这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忧虑,也象征着他对救赎与希望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旱灾情景的刻画和个人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古人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力与哀伤,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于生命、生存环境以及天道公正性的深层思考。
旋十村墟旧缚茅,夜深云呗薄江郊。
更无可借文书处,只好相寻野逸交。
落叶自随流水去,闲门尽倒破囊抄。
故人递迭青云去,谁与山人赋解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