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柄高扶绛玉开,层层萼萼染猩裁。
峄阳曾止青鸾翼,无此奇葩更不来。
绿柄高扶绛玉开,层层萼萼染猩裁。
峄阳曾止青鸾翼,无此奇葩更不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生长于石上的朱桐花,其独特与美丽令人赞叹。诗人以“绿柄高扶绛玉开”起笔,形象地描述了朱桐花的枝干翠绿挺拔,花朵如红玉般绽放,层次分明,色彩鲜艳,仿佛是用猩红色的布料精心裁剪而成。接着,“层层萼萼染猩裁”进一步强调了花朵的繁复与精致,每一层花瓣都如同被猩红色渲染过,展现出丰富的层次感。
“峄阳曾止青鸾翼,无此奇葩更不来”两句则运用了典故和对比手法,将这株朱桐花与传说中的峄阳青鸾相提并论,暗示其非凡的美丽与稀有性。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对眼前这株历经四十余年的朱桐花的独特魅力的深深敬仰和赞美,同时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造物之美的无限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朱桐花的细腻描绘和巧妙的修辞手法,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奇,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追求之情。
运河岸,丁夫荷锸声缭乱。
红莲幕府谁献言,运河泄水由函管。
函管掘开须到底,运材归府供薪爨。
庶几一坏不可复,民田虽槁河长满。
民田为私河则公,献言幕府宁非忠。
我闻此言为民说,急趋上令毋中辍。
小民再拜为我言,函管由来几百年。
大者用钱且十万,小者半此工非坚。
厥初铢积费民力,厥后世世期相传。
岂但旱时须灌溉,亦忧久潦水伤田。
向来久旱河流绝,放水练湖忧水泄。
州家有令塞函管,函管虽存谁复决。
小须雨泽又流通,函管犹存不费工。
只今掘尽谁敢计,但恐民田从此废。
丰年馀水注江湖,涓滴不为农亩利。
有时骤雨浸民田,水不通流禾尽弃。
况今农务正纷纭,高田须灌草须耘。
尽驱丁壮折函管,更运木石归城闉。
吕城一百二十里,不知被扰凡几人。
太守仁民古无比,凝香阁下宁闻此。
愿传新令到民间,函管须塞不须毁。
已填函管无尾闾,大舶通行水有馀。
函管不毁民欢娱,异时潴泻无妨渠。
忆昔采诗周太史,不间小夫并贱隶。
试裒俚语扣黄堂,鈇钺有诛宁敢避。
《运河行》【宋·刘宰】运河岸,丁夫荷锸声缭乱。红莲幕府谁献言,运河泄水由函管。函管掘开须到底,运材归府供薪爨。庶几一坏不可复,民田虽槁河长满。民田为私河则公,献言幕府宁非忠。我闻此言为民说,急趋上令毋中辍。小民再拜为我言,函管由来几百年。大者用钱且十万,小者半此工非坚。厥初铢积费民力,厥后世世期相传。岂但旱时须灌溉,亦忧久潦水伤田。向来久旱河流绝,放水练湖忧水泄。州家有令塞函管,函管虽存谁复决。小须雨泽又流通,函管犹存不费工。只今掘尽谁敢计,但恐民田从此废。丰年馀水注江湖,涓滴不为农亩利。有时骤雨浸民田,水不通流禾尽弃。况今农务正纷纭,高田须灌草须耘。尽驱丁壮折函管,更运木石归城闉。吕城一百二十里,不知被扰凡几人。太守仁民古无比,凝香阁下宁闻此。愿传新令到民间,函管须塞不须毁。已填函管无尾闾,大舶通行水有馀。函管不毁民欢娱,异时潴泻无妨渠。忆昔采诗周太史,不间小夫并贱隶。试裒俚语扣黄堂,鈇钺有诛宁敢避。
https://shici.929r.com/shici/q1Uebs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