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谁家舟,孤横劳渡水。
远携蓑笠来,满载暮烟紫。
拍手唱沧浪,沙鸥惊不起。
借问谁家舟,孤横劳渡水。
远携蓑笠来,满载暮烟紫。
拍手唱沧浪,沙鸥惊不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首句“借问谁家舟,孤横劳渡水”以设问的方式,引起读者的好奇,点出有一叶小舟独自在水面漂泊,显得孤独而辛苦地渡过河流。"远携蓑笠来"进一步描绘了舟子的形象,他身披蓑衣,手持斗笠,显示出他的渔夫身份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满载暮烟紫"描绘了舟子在傍晚时分满载而归的情景,暮色中紫色的烟雾增添了画面的诗意,也暗示着一天辛勤劳作的收获。最后两句“拍手唱沧浪,沙鸥惊不起”,舟子在愉悦的心情下,拍手歌唱,连悠闲的沙鸥都被他的歌声惊起,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
总的来说,这首《劳渡》通过简洁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渔夫艰辛而又快乐的生活状态,展现出宋代农村生活的朴素与恬静,以及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
梦醒东湖久。喜今番、良友盍簪,俊游携手。
楼阁参差池沼固,一片残荷疏柳。
惜词人、停车较后。
古柏凌霄垂荫远,是卫公、亲植大盈亩。
树如此,人非旧。夕阳渐渐侵衣袖。
又眷怀、龙藏烟霞,洞天别有。
联袂重经清静地,更扰禅门蔬酒。
惜不见、潜西退叟。
一树梅花新月夜,问诗僧魂魄归来否。
空亭畔,独搔首。
登楼作赋,怅美人迟暮!枨触乡心如乱絮。
过拉武汉外,笔底沙边。问碑碣,累累草缠荒墓!
予心悲逝者,为甚勾留?何故栖迟不归去?
且待过青春,作计还乡,吟杜句,故人梓里!
应准备击钵催诗,海南香微熏炷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