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梵落诸天,香台覆紫烟。
飞萝悬曲径,乱石漱寒泉。
象座金莲古,龙潭宝月圆。
三生缘已解,随地可栖禅。
清梵落诸天,香台覆紫烟。
飞萝悬曲径,乱石漱寒泉。
象座金莲古,龙潭宝月圆。
三生缘已解,随地可栖禅。
这首诗描绘了灵隐寺的幽静与庄严。首句“清梵落诸天”,以“清梵”象征寺庙中的佛乐,仿佛从天际落下,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香台覆紫烟”则通过香烟缭绕的景象,表现了寺庙的神圣与宁静。
“飞萝悬曲径,乱石漱寒泉”两句,运用生动的自然景物,展现了寺庙周围环境的清幽与自然之美。藤蔓在空中飞舞,小径曲折蜿蜒;山石间泉水潺潺,清凉悦耳。
“象座金莲古,龙潭宝月圆”描绘了寺庙内庄严的佛像和神秘的龙潭,金莲象征着佛的智慧之光,宝月则寓意着内心的平静与光明。这两句不仅赞美了寺庙的建筑与景观,也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与神秘。
最后,“三生缘已解,随地可栖禅”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追求。他认为,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怀禅意,就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灵隐寺的庄严与宁静,以及诗人对佛法的感悟与向往。
兀兀无欢意,闲游未拟回。
屐声惊雉起,风信报梅开。
山雪堆僧衲,溪流动蛰雷。
平生一桐帽,自惜犯尘埃。
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更能何事销芳念,亦有浓华委逝川。
一曲艳歌留婉转,九原春草妒婵娟。
王孙莫学多情客,自古多情损少年。
废瑟难为弦,南风难为歌。
幽幽拙疾中,忽忽浮梦多。
清韵始啸侣,雅言相与和。
讼闲每往招,祖送奈若何。
牵苦强为赠,邦邑光峨峨。
拾遗平昔居,大屋尚修椽。
悠扬荒山日,惨澹故园烟。
位下曷足伤,所贵者圣贤。
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
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
同游英俊人,多秉辅佐权。
彦昭超玉价,郭振起通泉。
到今素壁滑,洒翰银钩连。
盛事会一时,此堂岂千年。
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