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前山》
《游前山》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兀兀无欢意,闲游未拟回。

屐声惊雉起,风信报梅开。

山雪堆僧衲,溪流动蛰雷。

平生一桐帽,自惜犯尘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óuqiánshān
sòng / yóu

huānxiányóuwèihuí

shēngjīngzhìfēngxìnbàoméikāi

shānxuěduīsēngliúdòngzhéléi

píngshēngtóngmàofànchénāi

注释
兀兀:形容心情不愉快或精神集中。
闲游:随意游玩。
回:返回。
屐声:木屐踩踏地面的声音。
雉:野鸡。
风信:预报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如花香、风向等。
梅开:梅花盛开。
山雪:积雪覆盖的山峦。
僧衲:僧人的袈裟。
蛰雷:冬眠中的雷声,比喻沉寂无声。
桐帽:用桐木制成的帽子。
犯尘埃:沾染尘土,这里指世俗尘世。
翻译
心情郁郁没有欢乐之意,随意游玩还不打算返回。
木屐声惊动了栖息的野鸡,风信透露着梅花即将开放的信息。
山上的雪堆积在僧人的衣袍上,溪水流动的声音像冬眠中的雷鸣。
我一生只有一顶桐木帽,独自珍惜,不愿让它沾染尘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游前山》,描绘了作者在山中闲游的场景。首句“兀兀无欢意”表达了诗人内心略显孤寂,没有太多欢乐的情绪。接下来的“闲游未拟回”则透露出他悠然自得,无意回归尘世的态度。

“屐声惊雉起”通过写自己行走时木屐的声音惊动了山中的野鸡,展现了山林的宁静与生机。而“风信报梅开”则暗示了季节转换,春风带来了梅花绽放的信息,富有诗意。

“山雪堆僧衲”描绘了山中积雪覆盖着僧人的衣袍,画面冷峻而静谧,反映出诗人对僧侣生活的想象或向往。最后一句“溪流动蛰雷”运用比喻,说溪水流动的声音如同冬眠动物苏醒时的雷鸣,富有动感和生机。

结尾处,“平生一桐帽,自惜犯尘埃”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简朴生活的珍视,以及对于尘世纷扰的回避。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游历的所见所感,流露出诗人超脱世俗的心境。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建业间居春思

杜曲芳菲早,江城店舍烟。
雨青榆荚地,风白柳花天。
愁结丁香上,酲馀禁酒前。
病多游治少,春事亦留连。

(0)

明皇业比图

三郎沉醉玉环堕,不上金与索马骑。
老大独归南内裹,风流无复亚鞍时。

(0)

明皇卧吹笔图

珊瑚枕上玉箫横,一曲霓裳万里行。
漫道九重宫殿远,岁曾掩得外边声。

(0)

雨夜怀虚君

共有烟霞疾,襟期江海分。
故人年老别,寒雨夜深闻。
地肺潜通岳,峨眉秀拂云。
何时负笈去,稽首五千文。

(0)

李翰林墓二首

嗜酒傲明时,何因贺监知?
承恩金马诏,失意玉环词。
名与三闾并,身将四皓期。
匡山有书读,应亦叹归迟。

(0)

答无功几暮几寄

豆秕灰动拥缺天,品字煨残榾柮烟。
诗草病多删枕上,眼花书久废灯前。
老依萧寺僧留宿,相对蒲圃夜不眠。
筋力渐衰馀忌在,梦中去趁暗门船。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